抗量子算法

搜索文档
三未信安20250924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密码安全与抗量子密码技术行业 公司为三未信安[1][8][10] * 量子计算发展迅速 对现有密码体系构成重大威胁[2][4][11] * 抗量子算法推广周期较长 与现有密码机制差异大 需重新制定行业标准[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量子计算对非对称密码(如RSA和ECC)威胁最大 对称密码安全强度减半 杂凑算法安全强度可能下降至三分之一[4] * 谷歌发布Vivo芯片 微软推出MADONNA芯片 IBM计划2029年实现200逻辑比特 2033年达2000逻辑比特[5] * 中国研究机构如九章三号、天衡504、祖冲之三号等研究成果与国际水平相当[5] * 美国NIST已发布三个抗量子工作算法 计划再发布两个 共至少五种算法[7] * 国外厂商泰勒斯和Utimaco已推出支持抗量子算法的HSM产品 泰勒斯正在进行FIPS认证[8] * 中国商用密码标准预计2027年确定 目前不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8][10] * 三未信安已发布全系列抗量子产品 包括芯片、USBK软件SDK包、密码卡、VPN网关及CA证书认证系统[8][10] * 公司去年(2024年)年初发布量子密码机 并发布抗量子密码技术应用白皮书[10] * 中国推行自主密码体制 因斯诺登事件暴露美国通用算法后门隐患 计划2027年底完成50%存量系统改造[9] * Web 3体系安全性依赖区块链 公钥算法无法对抗量子计算 可能导致身份冒充和资产被盗[13] * 缓解量子计算威胁需采用新抗量子算法 而非简单增加算法强度[14][15] * 量子计算面临材料(需超导环境近绝对零度)和纠错(需多量子比特实现逻辑比特)两大难题[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迁移到量子密码算法需硬件更新 下游客户正以课题研究形式试点 涉及系统识别、协议研究、新标准制定等[3][16] * 未来若出现新后量子标准化 可能需继续更新硬件以确保符合最新标准和安全性[3][17] * 当前发布多个算法因研究路线多(如有五种不同路线) 基于格的算法呼声最高 可同时实现数字签名和密钥保护[18] * 应对新标准或算法被攻破需系统具备敏捷性(快速切换算法能力)和芯片可重构设计(模块化组件可升级)[19][20] * 三未信安通过试点课题和项目为未来推广做准备 涵盖金融、电力、电网等多个行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