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性基因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27 00:00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 当前病原体监测体系主要关注家畜和伴侣动物 但忽视了非传统养殖和野生哺乳动物的病原体交互[2] - 研究在973只无症状哺乳动物中检测到大量未被记录的病原体 包括128种病毒(30种新发现) 10255种细菌(超7000种未描述) 201种真菌和7种寄生虫[4] - 发现养殖与野生哺乳动物共存13.3%的病毒种类 包括在亚洲黑熊体内发现的犬冠状病毒及兔子体内的盖塔病毒[4] 跨物种传播证据 - 发现养殖与野生哺乳动物间存在潜在细菌病原体传播 包括与人类菌株高度相似的细菌菌株[4] - 在野生豹猫体内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2.3.4.4b分支[4] - 鉴定出一个新的冠状病毒属[4][7] 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 - 在动物微生物组中发现157种临床重点抗生素抗性基因 与人类微生物组中ARG同源性超过99%[4] - 这些抗性基因常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共同出现[4] - 动物微生物组可能是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天然储库 抗生素滥用可能加速跨物种传播[6] 公共卫生监测漏洞 - 研究凸显公共卫生监测忽视了哺乳动物中病原体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广泛跨物种传播[3] - 无症状动物可能成为新型人畜共患病病毒的潜在宿主[6] - 病原体与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动物-环境-人类"界面的流动需系统性监测[6] 其他重要发现 - 在4种不同哺乳动物体内发现高度多样化的甲型流感病毒[7] - 细菌(包括病原体)在不同地区 宿主类别和生活方式之间都存在共享[7] - 养殖和野生哺乳动物与人类共享可移动的抗生素抗性基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