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战略反攻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车桥战役:拉开华中抗战战略反攻序幕
新华社· 2025-08-22 09:52
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 - 车桥为千年古镇和商贸重镇 1943年被日军侵占后成为控制淮安东南和宝应东北地区的重要据点[1] - 夺取车桥对连通并扩大抗日根据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 - 战役采用攻坚打援战术 成功分割包围日伪军各据点[1] 战役过程与战术特点 - 1944年3月5日凌晨发动进攻 迅速突破外壕和圩墙 占领镇内全部街道[1] - 新四军战士陈福田用十字镐凿穿碉堡顶部投掷手榴弹 体现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2] - 战役共毙伤俘日伪军近千人 攻克敌军碉堡53座[2] 群众支持与物资保障 - 老百姓提供大量船只 柴草 煤油 粮食等物资支援[2] - 村民贡献门板 铺板 跳板 牛绳 树棍等材料用于架设船桥[2] - 生动诠释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的军民关系[2] 历史影响与当代发展 - 打通苏中与苏北 淮南 淮北战略联系 打乱日伪军清乡和屯垦计划[3] - 拉开华中抗战战略反攻序幕 对全国抗战局势产生重大影响[3] - 车桥镇现发展芡实产业 种植面积达3.5万亩 延伸深加工产业链[3] - 打造串联红色景点与芡实田园的旅游线路 推动乡村振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