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背屏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公开小米17Pro背屏设计,此前称对标iPhone
36氪· 2025-09-17 12:08
产品设计创新 - 小米17Pro系列搭载全新妙享背屏 背屏内嵌双摄像头并支持自定义显示内容如时钟主题及个性化图案 [2] - 背屏具备多功能应用场景 可控制汽车及辅助后摄自拍 官方宣传语为"多一面更精彩" [4] - 新机采用三摄像头设计 其中两枚较大镜头位于后摄模组 较小镜头与闪光灯排列在模组外部 [4] 产品线布局与定位 - 小米17系列包含三款产品:小米17标准版 小米17 Pro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 小米17 Pro Max巅峰科技影像旗舰 [6] - 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并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 标准版实现全方位大升级且加量不加价 [6] - 公司明确产品对标iPhone并正面迎战 系列产品将于本月正式发布 [6][7] 市场预热与用户反馈 - 董事长雷军与官方视频发布引发高度关注 获得上千条点赞和评论 [4] - 用户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认为设计好看且有辨识度 部分担忧背屏易划伤 [4]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持续预热 总裁卢伟冰暗示将陆续官宣相机配置等详细信息 [6] 行业技术演进背景 - 背屏设计在行业曾有先例 包括魅族"画屏" vivo NEX双屏版及小米11 Ultra小副屏 [5] - 历史尝试因功能单一未创造高频使用场景 未能获得多数用户认可 [5] - 苹果同期发布iPhone 17系列 其中iPhone Air成为史上最薄手机 起售价7999元 [7]
苹果摆烂,小米找补?“妙享背屏”能成为下一个灵动岛吗?
36氪· 2025-09-17 00:09
小米17 Pro系列新品设计 - 小米17 Pro和Pro Max后置相机模组采用全新"妙享背屏"方案 将黑色饰面改为带两个挖孔的屏幕[1] - 该背屏功能类似折叠手机外屏 支持待机显示时钟/照片/小组件及后置摄像头取景功能[7] 手机背屏发展历程 - 魅族Pro 7首次推出"画屏"副屏 用于显示通知/天气/步数及自拍取景 但因系统适配有限导致体验割裂[8][10] - 2018年vivo NEX双屏版采用正反双屏设计 通过背面主屏级AMOLED屏幕实现真全面屏 但因成本高/机身笨重/使用频率低而退出市场[10][12] - 小米11 Ultra采用摄像模组旁小尺寸副屏 功能限于时间显示/通知/自拍取景 实用性有限[12] 折叠手机带来的背屏复兴 - 小折叠手机外屏在合盖状态下承担丰富交互任务 打破背屏"可有可无"的固有认知[13] - 外屏设计降低主屏唤醒频率 提升单手操作体验 并通过互动壁纸等设计强化情绪价值[14] - 小折叠外屏既弥补了机身结构交互缺陷 也推动了背屏设计的审美回归[16] 妙享背屏的创新定位 - 该设计被定义为基于人机交互的"功能创新" 而非单纯"设计创新"[18] - 背屏与灵动岛存在共通性 均通过重新分配屏幕区域创造信息操作中转枢纽[19] - 背屏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交互必要性证明、系统级适配支持、交互逻辑优化[19][21] 硬件创新背后的驱动因素 - 手机影像系统升级导致相机模组体积膨胀 凸起结构成为设计瓶颈[22][24] - 小米通过添加背屏交互功能冲淡相机模组突兀感 将设计缺陷转化为潜在长期价值[24] - 背屏创新为固化手机品类打开新交互窗口 但需持续投入资源推广才能实现真正突破[21][24]
小米17Pro背部长这样,卢伟冰:想带来点“新东西”
观察者网· 2025-09-16 05:21
产品设计更新 - 小米17 Pro与Pro Max采用全新"妙享背屏"设计 后摄模组以屏幕状副屏替代传统盖板 可显示时间等信息 [1] - 背屏设计横向大矩阵相机与iPhone 17 Pro相似 但小米在右侧留白区域加入副屏 [1][4] - 此次背屏整体风格与小米11 Ultra系列有一定相似之处 但早期版本被指功能单一功耗高实用价值有限 [4][5] 产品战略与发布计划 - 小米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 预计本月亮相 包括小米17、Pro及Pro Max三款产品 [1][5]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旗舰手机SoC [5] - 公司高管明确表态"坚决对标iPhone" 强调产品力跨代升级并正面迎战 [1][6] 市场反馈与行业动态 - 背屏设计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但部分用户对直板机背屏实用价值持观望态度 [1][5] - 苹果曾被爆料将在iPhone 17系列推出背屏 但最终未实施 [4] - 小米11 Ultra背屏此前被指"鸡肋" 实际使用率有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