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冲突理论

搜索文档
坐电车更容易晕车?
科技日报· 2025-09-22 00:12
电车晕车概率相对更高 而电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技术特性上的显著差异,放大了这种"信号冲突",这成为电车更易诱发晕车的关 键因素。 发动机是燃油车的动力来源,需经过吸气、压缩、燃油做功、排气等步骤进行工作,动力输出存在一定 延迟,加速过程相对平缓,使乘客的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车辆运动状态的变化。 然而,电车依靠电机驱动,电机具有瞬时高扭矩的特性,扭矩响应时间通常为燃油发动机的1/10,甚至 更短。这意味着,驾驶员的脚刚接触加速踏板,电机就能够瞬间爆发动力,车辆运动状态会快速改变, 随之而来的推背感或急加速后的拉扯感十分突出。 "这种毫无缓冲的动力变化,会让前庭系统瞬间接收到强烈的运动信号,而此时视觉系统和躯体感觉系 统还没来得及反应,信号冲突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级,从而加剧身体的不适感。"陆火平补充道。 近期,某演员乘电车时晕车一事登上热搜榜。部分网友借此回忆了类似的经历,"坐电车更容易晕车"的 说法在社交平台升温。那么,电车比燃油车更易让人晕车吗? ◎实习记者万齐梦 在医学上,晕车被称为晕动症,是人体前庭系统与视觉感知冲突引发的适应性生理反应,常见症状包括 头晕、恶心、呕吐等。 "我们可以用感觉冲突理论来解释晕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