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纸板+土壤”制成低碳建材
科技日报· 2025-09-24 23:49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环保建筑材料——"纸板约束夯土",原料仅为纸板、水 和土壤。该材料碳足迹约为混凝土的四分之一,且可重复使用和回收,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 路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结构》杂志。 在澳大利亚,每年有超过220万吨纸板和纸张被送入垃圾填埋场。而全球水泥和混凝土生产所产生的碳 排放,约占年排放总量的8%。此前,纸板曾用于建造临时建筑和应急庇护所。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创新有望重塑建筑设计与施工方式,推动本地材料的便捷利用与循环再生。施工 时,工人只需在现场将土壤与水混合,填入纸板模具中压实即可,无需远距离运输沉重的砖块、钢材或 混凝土。纸板轻便易得,能大幅降低运输成本、简化流程并减少前期物料投入。 在另一篇发表于《复合结构》的论文中,研究团队还将碳纤维与夯土结合,制成强度媲美高性能混凝土 的复合材料。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受此类实践启发,研究团队将传统夯土的稳固性与纸板的可塑性相结合,研制出一种新型建材。传统夯 土建筑常掺入水泥以增加强度,但鉴于墙体厚重,水泥用量很大。新型纸板约束夯土则完全摒弃水泥, 碳足迹约为混凝土的四分之一,成本降低超过三分之二。 ...
行业报告解析:脱碳混凝土市场规模约1525百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04:3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脱碳混凝土市场收入达6.39亿美元 预计2031年增长至15.2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3.2% [1] - 2024年全球脱碳混凝土产量约2650.108万吨 产品平均售价为234.33美元/吨 [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脱碳混凝土通过低碳原材料、生产工艺优化及碳捕获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 -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CO₂矿化固化、替代熟料材料及开发无水泥地聚物或生物方法 [3] - 产品类型分为负碳水泥与无水泥混凝土两类 [4] 应用领域 - 核心应用场景涵盖基础设施、住宅和商业建筑、海洋工程及其他相关领域 [4] 主要企业 - 全球脱碳混凝土重点企业包括CarbonCure Technologies、CarbiCrete、Brimstone、Sublime Systems、Hoffmann Green等15家企业 [4] - 报告分析全球主要企业的竞争格局、收入、市场份额及产品特点 [5][6] 研究范围与数据维度 - 历史数据(2020-2024年)涵盖行业现状、市场规模及影响因素 [4] - 预测数据(2025-2031年)包括行业现状预测和市场规模预测 [5] - 报告研究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地区规模、生产商规模及产品应用规模 [5][6]
智能拆除“神器”施展绿色“魔法”——“焕新城市·科技筑家”系列报道
科技日报· 2025-07-21 09:16
智能拆除机器人技术应用 - 智能拆除机器人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切割提升拆除效率并消除安全隐患 [2] - 机器人配备伸缩臂、履带系统和传感器 支持远程遥控和复杂地形作业 [2] - 上海锦沧文华广场改造项目采用国产履带式机械手拆楼机器人 实现360度回转切割与5吨载重一体化操作 [3] - 该技术使噪声和粉尘污染显著降低 提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建技术水平 [2][3] 绳锯切割技术创新 - 绳锯切割技术由金刚石绳索、驱动和冷却系统组成 通过水冷降温和高速研磨实现静音切割 [4] - 较传统方式降低80%以上噪声 适合城市中心区等对环境要求高的区域应用 [4][5] - 切割效率大幅提升:1立方米梁切割仅需45分钟 而传统人工需1-2天 [5] - 切割后混凝土块形状规整 便于废料回收加工 [5] 再生混凝土技术发展 - 建筑垃圾经筛选、破碎和打磨后可转化为再生骨料 替代天然砂石生产混凝土砖块 [6] - 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减少1吨天然砂石消耗 碳排放比传统工艺降低20% [6] - 北京工人俱乐部改造项目累计使用再生混凝土2000余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吨 [6] - 废旧木材和钢材等建筑材料通过分类回收实现循环利用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7] 城市更新技术综合效益 - 智能机器人、绳锯切割和再生混凝土技术改变传统拆建模式 实现高效环保施工 [1] - 技术应用使施工现场无尘低噪 破碎混凝土获得二次生命 [1][6] - 600余户居民居住环境从墙体斑驳、管道锈蚀状态得到根本改善 [1]
2026(巴塞罗那)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策展学术委员会成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4 01:32
中国馆策展学术委员会成立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馆总策展单位举办成立仪式及主题研讨会 [3] - 策展学术委员会汇聚国内外建筑界权威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 [3] 中国馆展览主题与理念 - 展览主题为"纵览:当代中国建筑的动态图景" [3] - 建筑作为空间塑造者和文明记录者 展览旨在推动国际对话与思想交汇 [3] - 中国馆致力于展现中国智慧 为世界建筑提供更具韧性、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3] 策展单位筹备工作 - 清华设计院自2023年确认为总策展单位后持续推进策展筹备 [4] - 新设策展学术委员会在原有学术顾问机制基础上扩展 汇集全国110余位院士、大师、高校学者及国际建筑师 [4] - 构建开放、平等、自由交流的学术平台以高质量完成策展任务 [4] 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定位 - 2026年巴塞罗那大会被定位为全球建筑师的盛会、思辨场域、协作平台与愿景孵化空间 [3] - 大会旨在以多元经验与跨文化视角推动建筑行业共识构建与可持续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