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倒挂
icon
搜索文档
四个IPO,流血1375亿
投中网· 2025-08-28 02:08
核心观点 - 2025年Q2成为VC/PE行业十年以来最惨烈的"流血上市"季度 规模最大的四笔IPO累计市值缩水达192亿美元(约1375亿元人民币)[7][9] - 估值倒挂现象集中爆发 16%的IPO出现市值低于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情况 其中10亿美元以上规模IPO全部出现倒挂[7] - 根本原因在于2021年全球货币宽松环境下估值泡沫化 当前市场正在为过度乐观的定价逻辑买单[15][16] - 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估值泡沫风险持续累积 A轮到B轮估值增幅中位数达2倍 显著高于其他赛道1.4倍的水平[17] 重点IPO案例详情 - MNTN:2025年5月纳斯达克IPO估值11亿美元 较2021年Q4贝莱德和富达领投的20亿美元估值缩水45% 上市后市值一度翻倍[9][11] - Hinge Health:2025年IPO估值30亿美元 较2021年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62亿美元估值下跌52% 上市后股价累计上涨23%[9][14] - Circle:2025年6月纳斯达克IPO估值70亿美元 较2022年SPAC合并方案中的90亿美元估值下降22% 上市后涨幅近10倍 当前市值接近300亿美元[9][11] - Chime:2025年6月IPO估值116亿美元 较2021年红杉、软银等机构投资的250亿美元估值缩水54% 创年内最大规模市值蒸发134亿美元(约960亿元人民币)[9][11] 行业影响分析 - 2025年风险投资行业总退出规模670亿美元 LP预期资产缩水比例达29%[11] - 头部企业基本面表现强劲:MNTN自2020年以来收入增长10倍 客户增长769% 与150家顶级流媒体网络合作[13];Hinge Health 2024年营收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 净亏损从1.08亿美元收窄至1190万美元[13] - 数字医疗和互联网电视广告赛道完成市场论证 行业信心获得实质性提升[13]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赛道风险凸显 近30%的估值打折融资事件发生在此领域[17]
首日涨幅创纪录,北证再现市值“倒挂”?
北证三板研习社· 2025-05-14 13:53
天工股份上市表现 - 天工股份首日上涨411 93% 成为今年以来首日涨幅最大的新股 次日继续上涨 换手率53% [1] - 在北交所历史首日涨幅排名中 天工股份位列第五 前四名为阿为特(+1008 33%) 铜冠矿建(+731 41%) 方正阀门(+518 23%) 同心传动(+493 67%) [1] - 从"站得住"首日涨幅的新股来看 天工股份排名第一 表现仅次于星图测控 [1] 北交所新股表现对比 - 北交所新股首日涨幅前十名中 天工股份以411 93%位列第五 星图测控(+407 23%) 胜业电气(+405 92%) 科力股份(+397 27%) 万源通(+373 84%) 科拜尔(+294 59%)紧随其后 [2] - 次日表现方面 天工股份上涨1 14% 星图测控上涨30% 而其他多数新股次日出现下跌 [2] - 两日后天工股份总市值达132亿 位列北交所TOP5 [2] 母子公司市值关系 - 天工股份由港股天工国际(00826 HK)分拆上市 成为首家"H+北"上市公司 [2] - 当前北交所266家公司中有18家为上市公司子公司 其中天工股份 苏轴股份 贝特瑞三组出现"市值倒挂" [3] - 天工股份市值(131 91亿)为母公司天工国际(51 55亿)的2 56倍 [4] 市值倒挂原因分析 - 苏轴股份因机器人概念炒作及业绩验证 市值(55 49亿)反超母公司创元科技(50 09亿) [4] - 贝特瑞作为锂电负极材料全球龙头 在硅基负极领域占全球60%份额 市值(259 63亿)超过母公司中国宝安(209 95亿) [4][5] - 天工股份上市造成母公司天工国际当日股价下跌12 61% 港股流动性低迷加剧了市值倒挂 [5] 北交所定价能力 - 北交所展现出更出色的定价能力 天工股份案例体现了对新股的"热情"和充沛流动性 [6] - 显著的一二级市场定价差可能吸引更多公司赴北交所上市 [6] - 新股次日溢价现象有助于股性快速养成 形成良性循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