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机理
icon
搜索文档
大模型加快向工业领域拓展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08
工业智能体定义与核心特征 - 工业智能体是专为工业生产设计、具备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和学习能力的软硬一体系统 [2] - 融合工业知识图谱和多领域知识 实现从预设编程向自主决策和动态自适应跃迁 [2] - 以大模型为"发动机" 工业知识为"心" 执行控制为"手"的三位一体智能系统 [2][4] 市场规模与发展态势 - 全球工业智能化市场规模2024年将突破3.5万亿元 中国市场占比超过40%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1] 技术优势与交互变革 - 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无需人工逐步操作软件 [2] - 具备任务拆解、工具调用和多智能体协同能力 [2] - 浪潮云洲工业具身智能体融合多模态感知和大模型规划 提升复杂环境自主作业能力 [3] 研发环节应用 - 推动研发从经验试错向智能驱动转变 深度分析海量数据缩短研发周期 [3] - 在海量空间搜索 推动更多研发和设计组合创新 [3] 生产制造环节应用 - 推动制造过程从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 [3] - 优化生产排程、设备维护控制和跨系统协同 [3] - 解决传统工业机器人对多零部件抓取、检测场景适应性不足问题 [3] 运营效率提升 - 智能推理和预测自主开展订单处理、库存预警和销量分析 [5] - 黑湖科技通过智能体嵌入使工厂工艺准备时间缩短60% 订单准交率提升20% [6] - 卡奥斯注塑智能体使工艺参数调试时间缩短90%以上 员工培训成本下降75% [6] 供应链与管理优化 - 增强供应链弹性 提升人力财务决策效率 [5] - 需要与整体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 融入生产流程成为工厂"自然部分" [5] 营销服务变革 - 推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测变革 售前分析潜在市场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6] - 售中通过数字人三维模型提供沉浸式交互 售后高效处理疑问并转化服务数据为洞察 [6] 技术挑战 - 工业门类多、行业壁垒高导致大模型适应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存在问题 [7] - 数据孤岛、缺失和噪声干扰影响训练数据可靠性 [7] 安全挑战 - API漏洞、代码供应链破坏和提示词注入可能导致运行偏差 [7] - 智能体通过接口或代码自主执行任务带来额外安全威胁 [7] 发展建议 - 需构建自主可控、兼容异构的工业AI平台 突破算力适配和模型压缩技术瓶颈 [8] - 加强智能体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建设 研制通用模型接口和数据规范 [8] - 依托灯塔工厂构建生态实验厂 开展模型复用和算法开源试验 [8] - 完善协议、安全伦理、法律责任界定及应急接管机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