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寨卡病毒病
icon
搜索文档
法国近4个月报告228例基孔肯雅热本土传播病例
新华社· 2025-08-28 02:48
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 - 法国5月1日至8月26日确认30起基孔肯雅热本土传播事件 累计报告228例病例 [1] - 病例集中分布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科西嘉岛和奥克西塔尼大区等南部地区 [1] - 传播量大幅增加且出现时间提前 与印度洋留尼汪岛流行的白纹伊蚊高度适应毒株相关 [1] 输入性蚊媒传染病数据 - 同期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达946例 登革热病例825例 寨卡病毒病例7例 [1] -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临床特征包括发热 关节痛 肌肉疼痛 头痛和皮疹 [1] - 多数患者一周内康复 但关节痛症状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1]
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
新华社· 2025-07-30 01:39
蚊媒传染病定义与传播方式 - 蚊媒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 主要包括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三种全球流行病毒性疾病 [2] - 三种疾病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 [3] 主要疾病症状特征 - 登革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达40℃ 剧烈头痛 肌肉关节痛和皮疹 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 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一两周内好转 [3] - 基孔肯雅热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伴严重关节痛 尤其影响手腕和踝关节等小关节 皮疹和肌肉痛也较常见 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 [3] - 寨卡病毒病约80%普通成年人感染后无症状 少数出现低热 皮疹和结膜炎等轻微症状 通常1周内自愈 孕妇感染会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出生缺陷 [3] 治疗手段现状 -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三种疾病的疫苗或特效药 临床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和防蚊隔离治疗 [4] - 基孔肯雅热可通过休息 补充液体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止痛药缓解症状 [4] - 患者在排除登革热前切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以降低诱发登革热出血风险 [4] 个人防护措施 - 户外活动需穿浅色长袖衣裤 在皮肤暴露部位喷涂含避蚊胺 驱蚊酯等活性成分的驱蚊液 [5] - 住宿环境应优先选择安装纱门纱窗场所 可使用蚊帐 电蚊拍或电热蚊香液等物理化学防蚊手段 [5] - 出现发热 皮疹或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及早实施防蚊隔离 [5] 出境旅行注意事项 - 暑期出境旅行需提前通过互联网或海关等渠道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疫情和防控建议 [6] - 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区 [7] - 需提前备足驱蚊液 蚊帐 浅色长袖衣裤和解热镇痛药等防护用品 [8] - 旅行结束后两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并做好健康监测 出现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9] 社区疫情防控配合 - 公众需主动配合社区清除积水容器 定期清理蚊虫孳生地 包括翻盆倒罐 加盖和疏通排水沟等措施 [10] - 疫情区域居民外出需加强个人防护 防控关键在于切断"人-蚊-人"传播链 [11]
关于基孔肯雅热 你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基本都在这里!
新华网· 2025-07-28 13:19
基孔肯雅热概述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2] - 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 [2] - 人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咳嗽、打喷嚏、聊天及其他日常接触不会引起感染 [3] 传播媒介 - 埃及伊蚊是白昼活跃的蚊种,以人的血液为食,其卵能抵抗干旱长达数月之久 [2] - 白纹伊蚊也是一种白天活动的蚊种,其活跃范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 [2] - 白纹伊蚊主要来源于各种小型且清洁的水体中,例如室外堆积废弃的盆、桶、锅、碗,或者室内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盘等 [2] - 白纹伊蚊通常在白天吸血,吸血高峰为早上6至8点和下午17至19点 [2] 症状与治疗 - 感染后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大于39℃)、对称性多关节痛、皮疹等,以轻症为主 [4] - 在高危人群,如婴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引发重症 [4] - 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4] - 约3%至28%的基孔肯雅热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 [4] - 80%的患者在发病后2至5天在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 [4] - 目前对基孔肯雅热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4] 防护措施 -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 [5] - 在蚊虫叮咬高峰期,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 [5] - 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 [5] - 婴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以物理防蚊手段为主,包括穿着宽松的防蚊衣裤,婴儿车上可以使用纱巾或专用的小蚊帐 [5] - 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确保旅行者不会因隐性感染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原体带入境内 [5] 防蚊灭蚊方法 -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需要以清理蚊幼虫孳生地为基础 [7] - 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孳生地 [7] - 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至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 [7] - 家庭、单位、学校、工地等人员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 [7] - 对于无法或不宜清理的积水可选用灭蚊幼剂进行处理 [8] - 成蚊密度较高时,专业防制人员可采用滞留喷洒与空间喷雾技术进行控制 [8] - 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室内场所,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