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验室智能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明确现场检查要求 与华大智造签订保荐协议并报备上海证券交易所[1] - 持续督导职责包括查阅公司治理制度、财务内控制度、资金往来文件、募集资金管理文件 进行高管访谈及公开信息查询等[2] 问题及整改情况 - 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3] 重大风险事项 业绩风险 - 因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费用高 若遇国际关系紧张、法规不利变化或需求低迷 可能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4] 核心竞争力风险 - 技术更新快且研发投入高 新产品可能面临投资回报率低风险 需应对法律法规变化[5][6]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导致研发停滞或技术泄露 行业人才竞争加剧此风险[6] - 与Illumina的知识产权诉讼已结案 但公司在德国、英国等地的业务仍受承诺协议限制 可能影响海外销售业绩[7] 经营风险 - 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竞争激烈 Illumina和Thermo Fisher占超80%市场份额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集采降价及出海成本增加等挑战[8][9] - 新业务拓展受法规、设备替换周期及数据安全政策制约 临床市场依赖检测试剂盒批准和医保审批[10] - 关联交易占比高 若关联方采购下降且第三方收入未增长 将影响业绩[11] 财务风险 - 2025年上半年因调整价格策略及产品结构变化 毛利率同比下滑[12] - 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 已加强信用管理和催收力度[13] - 存货规模较高 若需求下滑或价格下跌可能计提减值损失[14] - 海外业务以外币结算 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15]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公司被美国列入"涉军企业"清单 可能面临贸易限制及客户信任度下降[15] -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境外子公司技术受管制影响[16] 财务指标变动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65.28% 因降本增效措施见效[16]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减少65.28% 因亏损同比减少[16] 核心竞争力 - 拥有短读长和长读长测序技术 构建"全读长"产品矩阵 为全球首个同时商业量产两类产品的企业[18][20] - DNBSEQ核心技术包括DNA单链环化、纳米球制备及双色测序技术 提高测序效率和可靠性[19] - 实验室智能自动化业务通过AI技术重构 开发纳升级移液技术并构建全流程AI解决方案[21][22] - 合作伙伴生态覆盖科研、临床、公卫及健康领域 全球已建设30座DCS Lab及32家认证服务商[24][25] - 全球布局9大研发中心、7大生产中心及13个客户体验中心 产品获多国资质认证[26] - 拥有境内外专利1,080项 国内临床测序仪中59%基于公司技术[27] - 研发团队665人(占员工总数29.2%) 60.6%为硕士及以上学历[28] 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同比增加11.83个百分点[3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制度要求 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合规 进度与原计划一致[32] 持股情况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持股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34]
华大智造: 华大智造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9 09:27
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为2025年6月9日15时00分 地点为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云华路9号华大时空中心C区国际会议中心419会议室 [6]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9日9:15-15:00 其中交易系统投票时段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6] - 会议议程包括参会签到 审议议案 股东发言提问 投票表决 结果统计及宣布等环节 [6][7] 审议议案概况 - 议案一为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已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6] - 议案二为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已通过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8] - 议案三为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9] - 议案四为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9][10] - 议案五为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 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11][12] - 议案六为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拟不进行现金分红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3][14] - 议案七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 母公司未弥补亏损1.91亿元 合并报表未弥补亏损10.62亿元 [14][15] - 议案八关于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17]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30.13亿元 同比增长3.48% [37][3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1亿元 同比减亏1.10% [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4亿元 [37] - 货币资金减少52.19%至22.84亿元 主要因经营活动净流出及投资活动净流出 [39] - 应收账款增长112.07%至14.76亿元 主要因第四季度收入增加 [39] - 研发投入7.46亿元 同比下降17.99% [38]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9.57亿元 同比增长3.13% [28] - 基因测序仪业务新增销售装机量近1,270台 同比增长48.59% [28] -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36.69% [29] - 新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16项 获得授权296项 其中发明专利139项 [21] - 产品获得114项新资质证书 全球累计达395项 覆盖20多个国家地区 [27]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推出DNBSEQ-E25 Flash闪速基因测序仪 DNBSEQ-G800测序仪等新产品 [22] - 发布CoolMPS测序技术 单端读长600bp 测序精度Q40≥90% [22] -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升级为GLI业务 融入AI技术 已赋能超50家行业用户 [23] - 推出多组学分析仪MGISEQ-2000RS FluoXpert 实现"一机双用" [25] - 完成Olink Explore HT产品适配 实现核酸和蛋白质全覆盖 [22] 全球化与供应链 - 美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基因测序仪 完善美国本地化供应链 [27] - 取得海关AEO认证 提升通关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27] - 业务遍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设置13个客户体验中心 [29] - 核心产品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移除对特定国家供应商依赖 [27] 标准化与行业地位 - 累计参与起草并发布实施标准93项 包括国际标准2项 [28] - 参与24个国际/国家技术委员会 多名专家担任委员会职务 [28] - 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大规模商业量产 覆盖全应用场景的基因测序仪企业 [22] 亏损原因与应对措施 - 亏损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 销售费用增加 资产折旧固定成本上升 外币汇兑损失及资产减值准备 [15] - 应对措施包括聚焦主业 完善产品布局 推动产品升级迭代 深耕重点领域应用研发 [16] - 深化全球市场拓展和渠道建设 强化营销体系及团队建设 [16] - 优化财务管理 提升应收账款 库存和现金及外汇管理能力 [16] 2025年工作规划 - 董事会将继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完善公司规章制度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30] - 提升市值管理 通过提升内在价值 优化经营业绩 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 [30] - 推进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治理制度 [30] - 强化独立董事履职保障 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与专业作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