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高仿化
icon
搜索文档
培育钻盛行的本质是奢侈品高仿化
虎嗅· 2025-08-12 12:55
名人巨型钻戒趋势 - 球星C罗伴侣乔治娜展示主石超过30克拉钻石戒指 价值200万至500万美元[1] - 全球第二首富贝佐斯新婚妻子佩戴30至40克拉椭圆形结婚戒指 价值约400万美元[2] - 年轻一代名人如Selena Gomez展示5克拉马眼钻戒 Hailey Bieber日常佩戴6克拉钻戒[3] 天然钻石市场困境 - 钻石制造巨头戴比尔斯上半年录得2.45亿美元净亏损 去年同期盈利7300万美元[4] - 实验室培育钻产能扩大导致价格大跳水 消费者转向价格低廉的替代品[4] - 中国市场成为实验室培育钻石最大生产国 占全球产量40%至50% 其中HPHT高温高压法占全球90%产量[9] - 印度成为第二大培育钻生产国 占15%市场份额 最大生产商Greenlab宣布年产290万克拉钻石毛坯[9] 培育钻石市场崛起 - 小红书、淘宝等电商平台培育钻定制珠宝快速崛起 推出Tiffany、Harry Winston同款设计但售价远低于正品[5] - 婚嫁人群倾向选择培育钻 因大克数婚戒使用频率低且国际品牌门槛过高[5] - 消费者认为培育钻石是真材实料 不受假货羞耻心态困扰[5] - 历峰集团上季度欧洲与美洲市场分别增长11%和17% 唯独中国市场同比下滑7%[5] 奢侈品行业挑战 - 国际珠宝品牌尚未对培育钻商家采取法律防御战略 主要精力放在入门经典款保护[6] - 中国消费者对黄金珠宝兴趣攀升 因天然钻石丧失保值度[7] - 天然钻石作为现代舶来品未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足够联结[8] - 中产进取型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需要满足审美和社交需求且价格合理的产品[10] 高仿化趋势蔓延 - 经济状况成为仿品与高仿奢侈品的温床[12] - 2019年至2024年底法国一篮子标志性奢侈品平均价格上涨54%[13] - 消费者质疑高价产品的价值感 例如Dior涉及低廉制造成本的诉讼[14] - Lululemon起诉Costco抄袭设计 显示仿品已影响正品销售[17] 奢侈品定价权危机 - 培育钻石供应无限引发价值质疑 市场面临"过剩危机"[20] - 爱马仕通过严格控制供应保持稀缺性 其他品牌需求下降[21] - 戴比尔斯难以平衡钻石稀有性与市场覆盖率[22] - 天然钻石可能仅由精英市场消费 小克数低质量市场或将消失[23] 消费者行为变迁 - 中产进取型消费者寻找提供同等社交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替代产品[26] - 年轻富裕人群可能不满足于小众攀比 更渴望大众潮流焦点[28] - 传统奢侈品高仿化后 消费者可能转向新时代奢侈品[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