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地债务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刘尚希:地方债的作用机理及风险结构优化
搜狐财经· 2025-09-28 09:47
来源:人大CMF 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以上观点整理自刘尚希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8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3855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一、地方债的稳定器作用 地方债作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关键政策工具,在维系经济社会稳定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 大财政支出强度、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结构性功能。宏观调控的核心机制在于对冲经济下行风 险,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央政府通过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迅速形成基础设施投资增量, 有效缓冲了外部冲击带来的增长缺口;2020—2022 年新冠疫情冲击期间,地方债再次成为对冲重大风 险的主要手段,遏制了疫情导致的社会供需负反馈循环。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地方债已内化为我国宏观 调控框架中平滑经济波动、稳定总需求的常规化政策工具。 从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看,地方债已成为政策信号向实体经济输送的主要通道。债券资金以项目为载体直 接下沉,全部跟随具体建设方案流转,重点投向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性领域,这些方面的用途 占历年新增债务的大部分。尽管债务资金使用集中于此,但由此带来的路网扩展与水利完善优化了整体 经济发展环境,并同步形成投资增量 ...
专家建议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化债额度
第一财经· 2025-09-24 04:14
2025.09. 24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化债资源与地方化债需要之间存在矛盾。 2024年至2026年每年是2.8万亿化债额度,是基于假设债务均匀到期,但实际上债务到期并不是均 匀分布的,有些年度可能比2.8万亿高,有的年份可能比2.8万亿少一些,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地方政府 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根据需要来配置化债资源。 本文字数:171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央推出的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计划 快速落地,截至目前地方实际置换隐性债务已经超5万亿元。 9月23日,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在"中国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建议,当前财政政策可 以更加积极有为。比如建议在上述10万亿元化债额度中,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增发1万亿地方政府债 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通过存量债务风险的缓释来改善地方活力和地方流动性压力。 袁海霞表示,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当前地方财政流动性压力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利息偿付压 力比较大。 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去年四季度中国推出一揽子化债"组合拳",其中一大核心就是 ...
专家建议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化债额度
第一财经· 2025-09-24 03:55
官方已经表态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央推出的10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计划快速 落地,截至目前地方实际置换隐性债务已经超5万亿元。 9月23日,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在"中国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建议,当前财政政策可以 更加积极有为。比如建议在上述10万亿元化债额度中,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增发1万亿地方政府债券来 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通过存量债务风险的缓释来改善地方活力和地方流动性压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从全球看,一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债务结构是 中央占比远高于地方占比,但我国现在是地方债务占比高于中央债务占比,这不利于控制地方债务风 险。未来应当优化央地债务结构,逐步扩大中央债务占比,同时缩小地方债务占比。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发行的国债 34.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含隐性债务)58万亿元。中央政府债务占债务总额比重约37%,明显低于 地方政府债务占债务总额比重(约63%)。 刘尚希表示,当前看,可通过中央财政加杠杆和建立一些置换机制,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占比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