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文化交融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世运会)“民族风”闪耀成都世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3:04
文化展示与民族融合 -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6位来自大凉山妞妞合唱团的成员参与演唱主题曲《万千》,展现民族童声特色 [1] - 汉族运动员徐露与彝族运动员阿卢晓波以滑水方式共同点燃主火炬塔,体现"水火相融"的民族融合理念 [1] -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表演彝族男子群舞《少年飞马》,传递勇敢奋进的民族精神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元文化呈现 -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木偶皮影剧团演出《最炫民族风》节目,演员身着藏、羌、彝等民族盛装与大型民族造型木偶同台共舞 [2][4] - 美国啦啦操裁判里菲诺·莉兹表示通过节目了解到中国有56个民族,并对多元文化表达高度赞赏 [4] - 德国运动员克拉森·费利克斯认为体育是展示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肯定中国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蕴 [4] 民族元素与体育赛事结合 - 蒙古族运动员挖布友抓次尔凭借家乡驾驭猪槽船的经验参与龙舟项目,助力中国队获得两枚银牌 [4] - 龙舟项目首次登上世运会正赛舞台,体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国际化推广 [4] - 多民族协作培育的团队默契得到外国教练认可,特别是在逆流划行中展现突出协同性 [4]
西夏陵申遗成功 实证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5:49
西夏陵申遗成功 - 西夏陵于2025年7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6] -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60项[2] - 申报遗产区范围3899公顷 缓冲区40569.5公顷 总计44468.5公顷[10] 历史价值与地位 - 西夏陵是11至13世纪西夏王朝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考古遗存[10] - 实证了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多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流[10] - 出土可移动文物7100余件 包括建筑材料、陶瓷器、武器等[9][16] - 出土近4000块残碑 包含西夏文和汉文双语碑刻[16] 建筑特色与布局 - 陵区含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32处防洪工程遗址[9] - 采用集中式布局 沿贺兰山走势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延展[12] - 9座帝陵均包含阙台、碑亭、月城等标准建制 形成"凸"字形平面布局[12] - 建筑融合唐宋陵寝制度与佛教元素 创新融入党项习俗[11][13] 文化交融特征 - 建筑构件如绿釉鸱吻融合龙与鱼元素 体现中原文化吸收创新[15] - 石雕力士支座展现胡人风貌 是对唐宋佛教石刻艺术的创新[15] - 西夏仿借汉字创制近6000个西夏文字 形成双语文化现象[16] - 出土丝织品包括素罗、纹罗等精良品种 体现纺织技术进步[17] 保护管理措施 - 1972年开始系统保护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 已完成9座帝陵、44座陪葬墓本体加固[20] - 建立包含20万条数据的文物数据库[20] - 采用土坯砌筑和夯筑支顶加固技术解决土遗址根部掏蚀问题[20]
展现多元文化交织画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1:20
展览概况 - 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 呈现多元文化交织画卷[2] - 展览从宁夏多家文博机构甄选300余件西周至隋唐时期文物精品 其中一级文物61件 未定级文物25件[2] - 展览持续至11月17日[5] 展区内容结构 - 展览分为"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2] - 第一部分展示固原两周时期文物 体现礼乐文明发展及中原与草原文化交融[2] - 第二部分以北周李贤墓出土文物为主体 展现北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繁荣[3] - 第三部分以隋唐史氏家族墓出土文物为切入点 彰显中华文明包容性[4] 重要展品详情 - 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稼稷"卜骨 马车及车饰配件 玉礼器等文物 印证周王朝礼乐制度发展[3] - 汉代"朝那"铭文铜鼎记载铸造时间及容量 提及朝那 乌氏两地名为研究秦汉计量制提供物证[3] - 北周李贤墓出土彩绘陶俑200多件 质地坚硬 彩绘鲜艳 造型丰壮体现西魏北周雕塑艺术特色[3] - 凸钉玻璃碗为萨珊玻璃器珍品 内壁光洁明亮 外壁有圆形凸起装饰[3][4] - 鎏金银壶装饰波斯纹样 腹部雕刻古希腊神话故事图案 串联希腊 波斯和中华文明[4] 历史文化价值 -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 连接关中平原 河西走廊和大漠草原 自古为中原文化 草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汇地带[2] - 史氏家族墓地为国内首次发现隋唐时期粟特人墓群 墓志以汉文书写 装饰四神与十二生肖图像[4] - 李贤墓葬形制及墓志壁画沿袭传统汉制葬俗 壁画人物脸型方圆丰满 采用西域晕染法[3] - 展览展现古代固原作为丝路枢纽的壮阔图景 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开放包容特质[4]
外媒走进新疆:“多民族和谐共处构成生动的中国画卷”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9 02:42
多民族和谐共处与多元文化交融 -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的聚集地,展现了新疆多元文化的缩影 [2] - 埃及《金字塔报》记者艾哈迈德·哈瓦里对新疆多民族交融聚居印象深刻,认为这里的人们保持传统习俗却又和谐共处 [2] - 伊宁六星街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展示了不同民族乐手组成的乐队演奏,俄罗斯风情园的歌舞表演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热情 [4] - 沙特阿拉伯《祖国报》国际部代理主任玛哈·阿尔苏莱米被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热情好客的民众所感染 [4] - 科威特《报章报》国际部主任查贝尔·布莱辛斯称新疆是蕴藏丰富文化与历史的宝库,每次访问都有新收获 [4] 经济活力与区域合作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首个跨境边境合作区,自2006年成立以来为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口岸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5] - 埃及《消息报》公共关系经理瓦利德·法齐指出合作中心免税店林立,商品丰富,展现出该地区的经济活力 [5]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为产品从新疆"走出去"提供便捷通道 [7] - 科威特《阿拉伯人日报》记者赫沙姆·亚辛认为乌鲁木齐充满发展潜力,未来可能在更广泛的区域乃至国际经济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7] - 埃及《消息报》公共关系经理瓦利德·法齐表示中欧班列展现出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联通全球的潜力 [7] 国际媒体对新疆的认知转变 - 埃及《金字塔报》记者艾哈迈德·哈瓦里坦言此前对新疆的认知有偏差,亲身体验后发现这里的发展水平超出预期 [10] - 艾哈迈德·哈瓦里指出西方媒体的报道与他亲眼所见的新疆现实存在很大差距,将通过《金字塔报》传递新疆的真实面貌 [10] - 科威特《政治报》记者伊纳斯·阿瓦德表示本次调研是全面了解新疆文化与发展的难得机会 [10] - 科威特《报章报》国际部主任查贝尔·布莱辛斯认为新疆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大众认知的角度来认识中国 [10]
第二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赛成功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6 09:28
赛事概况 -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于5月24日在美因河举行 吸引来自德国 法国 意大利 美国 泰国等地的17支龙舟队参赛 [1] - 开幕式以《杨家将战鼓》演奏开场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黄昳扬致辞强调赛事三大亮点 [2][3] - 比赛于上午10时正式开赛 17支队伍在美因河上展开激烈角逐 [4] 赛事亮点 - 水上"朋友圈"持续扩大 吸引近500名运动员参赛 包括两支专程赶来的美国代表队 [2] - 文艺展演融合多元文化 中国陕西 湖北艺术团与泰国 柬埔寨 印尼艺术家联袂演出 [2] - 赛事成为中德经贸交流平台 获得法兰克福多家企业支持 [2] 比赛进程 - 决赛于下午6时举行 意大利"华人龙舟队"在专业组比赛中逆转法国"飞龙队"夺冠 [6] - 比赛间隙河岸设置文艺演出区 中国陕西"杨家将战鼓"表演气势恢宏 [7] - 湖北省演艺集团民乐合奏《盛世国乐》和舞蹈《凤舞楚天》展现荆楚文化魅力 [8] 文化影响 - 活动通过龙舟竞技和文艺表演让各国参与者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1] - 赛事超越体育范畴 成为展示亚洲多元文化的嘉年华 [2] - 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如战鼓 民乐 舞蹈等有效传播了中华文化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