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国家公园资金保障制度

搜索文档
国家公园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将如何影响四川国家公园管理?确保全民共享保护与发展成果
四川日报· 2025-09-17 07:49
国家公园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中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 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为国家公园的规划设立、保护管理、参与共享及保障监督提供法律依据 [1] 跨省域管理体制优化 - 法律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保护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 解决此前多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 [2] - 法律明确协调机制组织跨省域国家公园建设重大事项 对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尤为关键 [2] - 实行全国一致的分区管控和禁止、许可活动清单 使执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有助于解决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 [2] 社区参与与共享机制 - 法律设立"参与和共享"章节 要求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原有居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周边企业加强协作 支持其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 [3] - 在一般控制区可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并设立免费开放日 确保全民共享保护与发展成果 [4] - 法律特别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推动国家公园更好对公众开放并促进公众参与 [4] 资金保障制度安排 -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基金、捐赠等方式提供支持 [4] - 明确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 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5] - 为省级财政安排和社会资金引导提供上位法依据 实现廊道连通、社区生计转型等方面的中长期可持续投入 [5] 地方实施与配套措施 - 四川省需依据国家公园法系统修订《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 构建省级"制度包" [5] - 建议建立跨省协同专班、完善资金闭环管理、强化公众参与和社区共建 确保跨省协调机制顺畅及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