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用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21天5次发射,中国星网为什么这么急?
观察者网· 2025-08-20 00:20
中国星网星座部署计划 - 中国星网计划部署约1.3万颗卫星,需在2034年前完成全部部署 [3] - 国际电联要求部署节点:7年内至少1颗卫星入轨,9年完成10%(约1300颗),12年完成50%(约6500颗),14年完成100%(约1.3万颗) [3][5] - 近期21天内完成5次发射,显示部署节奏显著加速 [1][10] 国际竞争格局 - 星链已超前部署数千颗卫星,通过大规模超额部署锁定频谱并开展全球商业服务 [6] - 亚马逊柯伊伯计划部署3200颗卫星,目前仅100多颗入轨,面临发射资源依赖SpaceX的困境 [6][7] - 欧洲Rivada虽未发射卫星,但凭借160亿美元合同获得国际电联豁免延期 [17][18] 发射能力与挑战 - 当前采用多箭并行策略:长征五号乙(一箭10星)、长征八号(一箭9星)、长征六号(一箭5星)、长征十二号(一箭9星) [11][14] - 按当前能力测算:2029年需年均发射36次(四型均分),2032年需110次,2034年需170次以上,单箭5-10星模式不可持续 [11][12] - 需将单箭搭载量提升至20-30星,配合复用火箭将年发射次数压缩至50次左右 [12][15] 技术演进方向 - 长征十二号直径3.8米,配备7台YF-100K发动机,具备可复用演进潜力 [14] - 民营公司如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回收试验,箭元科技实现海上平台回收试验 [15] - 长期需依赖复用火箭和重型运载平台(类似星舰)支撑高频发射需求 [15] 战略路径与时间压力 - 当前阶段通过多箭并行维持节奏,同时为复用化、规模化做技术储备 [15] - 国际电联规则允许豁免,但需证明资金保障、制造合同和发射计划等实际进展 [18][19] - 2029-2034年为关键窗口期,需持续加速以锁定频谱资源并避免项目削减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