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古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胶卷之王,没能活成“电子茅台”
36氪· 2025-08-19 23:19
当前财务状况与市场反应 - 公司披露5亿美元债务将在12个月内到期 缺乏明确融资渠道和可用偿还资金 需向投资者发布"持续经营能力"预警[5] - 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全线下滑 当日股价跌幅超过20%[5][6] - 公司计划动用员工养老金资金池偿还债务 声称能偿还5亿美元债务[5] 业务转型历程 - 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在花旗集团9.5亿美元贷款支持下完成重组[8] - 出售数码相机和消费级打印机等边缘业务 主营业务聚焦商用包装印刷和电影胶卷供应[9] - 商用印刷业务每年提供约70%营收占比[10] - 2018年宣布进军区块链 推出KODAKOne分发平台和柯达币(KODAKCoin) 股价一夜翻倍[13][14] - 区块链业务被官方以风险管控为由叫停 拖欠技术开发商12万美元[16] - 2020年7月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 进军制药行业生产羟氯喹 股价单日暴涨超600%[17][19] - 目前年营收稳定在10亿美元左右 较巅峰期160亿美元大幅下滑 业务以印刷为主制药为辅[19] 历史辉煌与行业地位 - 1888年推出首台柯达盒式相机 定价25美元[20] - 1900年推出布朗尼相机 售价1美元 第一年销售15万台[25] - 1930年被纳入道琼斯工业指数 成为美国家庭标配[30] - 巅峰期员工超10万人 纽约州罗切斯特工厂群为美国最大工业园区之一[30] - 曾为NASA月球任务提供定制照相系统 拍摄月球超过99%表面[32] - 1963年问世的instamatic相机累计销量破亿[34] 市场竞争与战略失误 - 1975年工程师研发出全球首款数码相机 但未推进商业化[46] - 1991年涉足数码相机领域时 已有近20家日本企业进入该市场[46] - 销售团队为维持胶卷销售高额利润 不热衷推广数码相机[48] - 未能抓住近年复古潮红利 而竞争对手富士通过转型实现年营收3万亿日元规模[43][44]
“纸片茅台”,一张400元,涨幅超黄金
投中网· 2025-05-28 06:35
撕拉片市场现状 - 撕拉片相纸价格暴涨至2800-3300元/盒(10张装),较停产前涨幅超10倍,单张拍摄价格达400-800元[5] - 闲鱼平台数据显示5月撕拉片相纸搜索量日环比增长30倍,日均交易量环比增长540%,单张交易价普遍200-300元[5] - 产业链衍生出相机租赁、代修图等新服务,代修图服务仅需几十元即可获得撕拉片效果[5] 行业发展历程 - 2011年撕拉片相纸仅65-70元/盒(10张),2016年富士停产后价格开始上涨至200元/盒[6][7] - 2024年底美国最后库存相纸以1500元/盒被扫货,转手价达3000元/盒[10] - 专用相机Big Shot单次闪光损耗成本达25元,显影失败率约30%[10][1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00后消费者愿意为明星同款支付400元/张的高价,拍摄后立即社交分享[6] - 照相馆单日最高拍摄量达6张,个人摄影师客单价从400元提升至1500元(四宫格)[10][11] - 打卡型消费者占比提升,但复购率低,首批体验者很少拍摄第二次[14] 产业链盈利模式 - 早期囤货玩家利润率最高,单盒相纸可获利2000元[11] - 个人摄影师单日流水峰值超1万元,但未囤货者利润空间有限[11] - 线下照相馆通过明星同款白色背景等差异化服务获取溢价[10]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普遍认为热度将随库存消耗而消退,目前流通相纸已过期3-8年[13] - 出现数码修图(几十元)、AI生成等平价替代方案[14] - 类似CCD相机(涨幅显著)、复古大头贴等怀旧摄影形式持续轮动[14] 社交平台助推效应 - 明星撕拉片生图登上微博热搜,小红书相关话题阅读量激增[4] - "人生撕拉片"等UGC内容形成社交裂变,带动线下照相馆客流[6][10] - 平台内容强化了撕拉片作为"社交货币"的属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