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殖放流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已创建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24
海洋牧场建设成效 - 广东创建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覆盖海域面积1097.2平方千米 [1] - 投放人工礁体1.7万余个 总体积达56.2万空立方米 [1] - 人工鱼礁建设推动渔业资源恢复速度加快 海洋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1] 增殖放流实施成果 - 2021至2024年累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约11亿单位 包括经济物种和珍贵濒危物种 [1] - 增殖放流后拖网海域渔业资源密度达本底调查的1.5倍以上 [1] - 重要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资源贡献率超过2% 产生良好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 [1] 生态资源养护措施 - 广东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双重生态养护策略 [1] - 将增殖放流生态功能置于首位 科学规范组织全省实施 [1] - 措施有效加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 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1]
1.4万尾珍稀鱼苗放流额尔齐斯河
快讯· 2025-07-18 11:06
渔业生态资源保护 - 新疆阿勒泰地区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展2025年度增殖放流活动 投放北极茴鱼 细鳞鲑等珍稀鱼种1.4万尾 [1] - 2025年计划分三次放流鱼苗总量达328万尾 涵盖哲罗鲑 江鳕 白斑狗鱼 梭鲈 河鲈等8类物种及特有经济鱼类 [1] - 增殖放流是恢复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构建"以鱼养水 以鱼净水 以鱼护水"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1]
青海湖裸鲤资源逐步恢复 人工增殖放流贡献率为26%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4:57
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 - 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的贡献率为26% [1] - 2025年第十七届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放流100万尾鱼苗至沙柳河 [1] - 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从2002年的2592吨恢复至2023年底的12.03万吨 [1][2] 青海湖裸鲤保护措施 - 青海省实施6次封湖育鱼并持续至今 在中国鱼类资源保护史中尚属首次 [2] - 建成多条过鱼通道为青海湖裸鲤洄游护航 [2] - 规模化增殖放流始于2002年 年放流数量从300万尾增至2000万尾 放流规格从每尾5克增至10克 [2] 青海湖裸鲤生态地位 -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流域关键性物种 维系"水—鱼—鸟"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 [1] - 2004年被列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后降级为"易危" [1][2] - 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 较保护初期增长近49倍 [2] 增殖放流成效 - 刚察县累计放流裸鲤幼苗超过2.1亿尾 [2] - 实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盛景 [2] - 青海湖裸鲤原始资源量为32万吨 2002年仅存0.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