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贸易

搜索文档
中美经贸会谈,揭示了东南亚发展的第三种可能性
虎嗅APP· 2025-05-11 03:03
中美博弈下的东南亚经贸格局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启动,美国财长贝森特作为美方牵头人与中方展开对话,引发全球关注[3] - 越南积极参与对美关税谈判,作为首批谈判国宣布"开局良好",取得"积极的初步结果"[3] - 印巴冲突可能进一步推动东南亚在产业链中的"避险"角色,分化区域经济整合[3] - 东盟作为整体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5%增长至2023年6.4%[4] - 东南亚国家年均经济增速5%,中南半岛国家接近7%,高于世界平均3%的增速[4] 东南亚贸易模式演变 - 战后东南亚先后经历雁行模式和增加值贸易两种国际经贸循环模式[3] - 雁行模式核心:产业间由低到高发展序列、产业逐次转移、渐进式推进[8] - 增加值贸易阶段形成全球价值链贸易体系,2008年前占全球贸易额50%以上[11] - 东盟占世界货物出口份额从2001年6.2%增长至2023年7.6%,相当于非洲和拉美总和[5] - 东南亚参与RCEP和IPEF,体现其在大国博弈中的平衡策略[5] 重点国家产业表现 - 越南出口占GDP比重2022年达90%,出口中外国增加值比重超48%,居东南亚首位[17] - 越南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获益最多,对美贸易额从五年前第17位升至第7位[18] - 越南在东盟通用机械贸易中占比2020年超马来西亚,电器机械领域2017年超马来西亚[20] - 马来西亚是世界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占全球封装测试市场13%[25] - 槟城2023年吸收外资128亿美元,中国大陆半导体相关企业从16家增至55家[25] 产业链重构趋势 - 东盟对华出口依赖从2001年6.5%升至2022年14.8%,对日出口从11.8%降至6.8%[22] - 东盟对美出口占比呈U型轨迹,2018-2020年从11.2%暴增至15.7%[22] - 中美成为东盟最大两个贸易伙伴,2022年分别占14.8%和14.8%[22] - 半导体和稀土产业成为美越合作重点,涉及中美竞争核心领域[24] - 东南亚多数国家维持中立立场,未显著倒向中美任何一方[26]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凭借超大规模市场,坚持开放政策可延缓东亚经贸"脱钩"[30] - 中越贸易额占比从2017年23.5%升至2023年25.2%,超过中德贸易额[18] - 中国继续扩大从东盟进口,稳定区域经贸关系[30] - 美国正从高低两个方向扶持东南亚国家替代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