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销售市场洗牌

搜索文档
又一基金销售牌照注销
国际金融报· 2025-08-30 16:36
公司动态 - 上海景谷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于8月29日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注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1] - 公司曾用名上海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2000万元 经营范围仅涉及基金销售[1] - 公司网站已被注销 企业经营状态显示为"停业"[2] 行业趋势 - 基金销售市场加速洗牌 去年以来已有至少8家机构陆续注销基金销售牌照[2] - 行业洗牌持续深化 合规能力与资源禀赋成为代销机构存续的关键因素[2] 业务合作变动 - 中海基金于8月15日公告 自8月18日起终止与景谷基金的基金代销业务合作[1] - 基金公司终止合作的原因为维护投资者利益[1]
中海基金宣布,终止与其合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7:43
中海基金终止与上海景谷合作 - 中海基金自2025年8月18日起终止与上海景谷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的代销业务合作[1][4] - 上海景谷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2000万元 经营范围仅限基金销售[4] - 该公司目前处于停业状态 网站已注销 代销基金数量仅31只 代销基金公司仅1家 在125家独立销售机构中处于倒数位置[5] 上海景谷经营与法律状况 - 公司涉及劳动争议及变更公司登记纠纷等近10起法律诉讼[5] - 股东江苏中宏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5] - 2020年7月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也曾终止与该公司代销合作[4] 基金代销行业洗牌加速 - 头部销售机构市场份额持续集中 行业加速洗牌[3][6] - 2023年7月证监会注销财咖啡基金销售牌照 该公司长期失联且被列入经营异常机构[6] - 2023年7月初民商基金销售公司主动申请注销基金销售牌照[6] 行业监管与竞争态势 - 去年以来至少7家机构陆续注销基金销售牌照 包括资舟基金、中民财富等[7] - 监管机构加强对代销机构合规审查 对不规范行为开出多张罚单[7] - 小型代销机构生存空间受限 维系无销售能力渠道成本高且存在声誉风险[7]
证监会出手,又一家注销!
中国基金报· 2025-07-20 03:28
财咖啡基金销售牌照注销事件 - 上海财咖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被证监会注销基金销售牌照,因长期失联且未恢复已灭失的基金销售系统及灾难备份系统 [2][4] - 公司因未公示年度报告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机构,三大股东股权均处于冻结状态 [6] - 此前上海证监局多次下发监管文件均无法送达,2023年9月起系统灭失后未采取纠正措施,被处以3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业务 [4][5] 基金销售行业洗牌趋势 - 头部机构市场份额集中化加速行业洗牌,多家小型销售机构因经营压力或合规问题退出市场 [8] - 2024年7月民商基金销售主动申请注销牌照,2023年11月大连证监局注销资舟基金牌照,中民财富等6家机构此前已陆续退出 [8] - 基金公司因运营成本高、合作效益低而终止与小型销售机构合作,后者缺乏线上零售场景难以满足新监管导向下的权益类基金保有量要求 [8][9] 监管政策导向 - 2024年5月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等纳入指标体系 [9] - 监管对评价靠前的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等方面优先支持,缺乏机构客户资源的小型销售机构面临更大生存压力 [9]
果然!注销牌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3:15
民商基金销售牌照注销事件 - 民商基金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的公募基金销售牌照正式注销,退出公募代销市场 [1][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29日,2017年10月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由银行业专业人士发起成立 [5] - 2025年7月4日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批准其注销申请 [3] 业务变动与行业背景 - 2025年5月起,基金公司密集终止与民商基金代销合作,代销基金数量从2753只锐减至828只,合作基金公司从72家降至23家 [5][6] - 公司主动退出代销业务,计划转型私募基金业务 [5] - 同期大华银行(中国)也因业务调整终止代销合作,拟将个人零售业务转让给富邦华一银行 [6][7] 基金销售行业动态 - 2024年以来至少9家机构退出基金代销市场,包括中民财富、喜鹊财富等第三方销售机构 [8] - 行业加速洗牌:15家机构代销基金超万只(含8家独立销售机构),但逾60%机构代销数量不足千只,20余家代销产品低于100只 [9][10] - 新参与者涌现:2025年6月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子公司成立,公募销售子公司增至9家;2024年12月高盛中国等获基金销售资格 [10][11]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基金销售机构共395家,较4月新增1家(广州传多赢投资咨询) [12]
果然!注销牌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3:08
民商基金销售牌照注销事件 - 民商基金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的公募基金销售牌照正式注销,标志着其退出公募代销市场 [2][3] - 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由银行业专业人士发起成立 [4] - 2023年5月起,72家基金公司陆续终止与民商基金的合作,代销产品数量从2753只锐减至828只,代销基金公司从72家降至23家 [4] 基金销售行业动态 - 2022年以来至少9家机构退出基金代销市场,包括中民财富、喜鹊财富、大华银行等,多为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 [8]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15家机构代销基金超万只(含8家独立销售机构),同时逾60%机构代销数量不足千只,20余家代销产品低于100只 [8] - 外资机构大华银行(中国)因业务调整终止代销,个人零售业务将整体转让给富邦华一银行 [5]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基金销售市场加速洗牌,费率改革和严监管导致中小型代销机构面临生存压力 [7][8] - 新参与者持续涌入:2023年6月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公司获批,基金销售子公司增至9家;2022年12月高盛证券等获基金销售资格 [9] - 截至2023年5月,全国基金销售机构总数达395家,较4月新增1家(广州传多赢投资咨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