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烟火气
icon
搜索文档
告别印象流,“逛吃指数”量化城市的烟火气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11:11
有人说,衡量一座城市是否有生活温度,看它的小店数量就够了。夫妻面馆、深夜小炒、随处可见的早 餐摊,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滋养着城市日常。如果只有高档商场和连锁快餐,城市会显得冷漠而公式 化;如果能在十元小面与三百元宴席之间自由切换,才说明这座城市为不同层次的人保留了选择。夜幕 降临后,是否有人排队等烧烤、有人在便利店门口吹风,也是城市活力的另一种注解。 可若要问 "哪座城市烟火气更浓",大多时候只能凭印象争论;直到两个 "数据工具" 的出现,让这份 "看不见摸不着" 的生活气息,有了可量化、可验证的答案。 (原标题:告别印象流,"逛吃指数"量化城市的烟火气) 提到 "城市烟火气",你会想到什么?是清晨早餐摊的油条香气,是深夜烧烤店的人声鼎沸,还是老巷 子里夫妻面馆的熟悉味道? 过去,我们总用 "温暖""热闹""有人情味" 这类感性词形容它 —— 它藏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躲在街边 叫卖的声响中,是普通人数着日子过生活的模样。 01 高德扫街榜:用 10 亿人 "用脚投票",戳破虚假种草 "评分 3.5 分,却有 3.5 万人专门导航去吃""2.9 万人跨城打卡,不是网红店却是本地人私藏"—— 这些 藏在街巷里的 " ...
城市更新莫忘守护烟火气
经济日报· 2025-07-29 09:11
城市更新与烟火气振兴趋势 - 逛菜场和赶市集成为城市新潮流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标识和文旅流量密码 [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1] - 城市更新需注重统筹规划精耕细作 守住烟火气以厚植人文底蕴与深层价值 [1] 空间活化创新模式 - 通过创意设计更新改造商场厂房等物理空间 存续市井生活网络并重构文旅消费场景 [2] - 上海田子坊保留老裁缝店小杂货铺 实现艺术空间与原生烟火共生共荣 [2] - 长沙超级文和友在现代化商厦内情景式再现七八十年代老长沙生活场景 [2] - 鼓励利用城市剩余空间孵化手艺工坊等微型烟火载体 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2] 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建筑非遗技艺和整体活态文化基因 可转化为文化资本与经济动能 [3] - 非遗美食技艺成为感知城市文化的独特路径 绍兴黄酒通过技艺传承+场景再造模式催生完整产业链 [3] - 唐山宴让美食技艺找到新时尚消费空间 文化遗产在新业态中获得新生命力 [3] 城市治理创新实践 - 北京前门街道采用小院议事厅模式实现商居共荣 将烟火气转化为优化治理的黏合剂 [4] - 城市更新需通过居民商户专家等多方共商共治 使更新更精准更有人情味 [4] - 从民生需求寻找更新之源 通过多元共治激活城市内在凝聚力与治理软实力 [4]
全市各区划定设摊区域815个 进一步挖掘潜力探索模式优化治理 以“最大公约数”呵护城市烟火气
解放日报· 2025-06-13 01:53
晚上,三两年轻人相约美兰湖夜市,烧烤就啤酒,互诉衷肠——设在动迁地块上的限时夜市在规范 和温度间找到平衡点。 记者 陈玺撼 集市、分时步行街、早餐车、外摆位……这些设摊经营活动承载着人们对一座城市"烟火气"的渴 望。 早晨,市民薛桂凤到共青路上的"复兴小集"挑了只西瓜——这个集装箱改造的设摊点解决了复兴 岛"岛民"跑一次菜场至少要半个小时的"痛点"。 午后,点上一杯"瀑布冷萃","打工人"安娜和同事坐在皮爷咖啡外摆位上,聊着爆火玩偶Labubu ——大学路沿线的桌椅缩短了商铺马路间的距离,拉近了人心。 顺应民意,近年来上海在提升"烟火气"上政策频出。近期,多部门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 治理 提升城市"烟火气"的工作方案》。这些政策在细节上各有侧重,但核心用意相同:在设摊治理上 找到"最大公约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温度"的多赢。 "公园+设摊"双向奔赴 严管,是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上海对待无序设摊的主要态度。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设摊管理经历 了"还路于民""分类管理""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四个阶段,无序设摊数量从有记录的2007年4.7万个减少 到了2024年的4666个。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