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功能完善
icon
搜索文档
从流量焦虑到“留量”培育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6
口岸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发展思路从流量焦虑转向留量培育 通过产业转化实现口岸流量沉淀 [1] - 进口原料就地加工增值 边民互市贸易借助落地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1] - 加工环节本地化创造利润 增加就业与税收 将流量转化为滋养本土经济的活水 [1] 城市功能与人才留存策略 - 补齐教育医疗民生短板 完善商贸街区市井烟火 提供体面就业和舒适环境 [1] - 通过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归属感 将流动人力资源转化为稳定人力资本 [1] - 城市功能完善如同吸铁石 促进人才从短期驻留转向长期扎根 [1] 口岸基础功能升级 - 提升硬联通效率 建设大桥铁路等基础设施消弭物理阻隔 [2] - 优化软联通规则 推进通关便利化和边检智能化降低制度成本 [2] - 构建网联通体系 畅通数字贸易和跨境数据共享跨越地理边界 [2] 流量转化系统建设 - 口岸功能升级既增大流量基数 更提升流量转化为留量的效率 [2] - 为人流 物流 资金流的停留创造先机 形成不竭发展动力 [2] - 通过政策引导 产业落地和城市功能完善 构建将过客转为扎根价值的网络 [2]
城市“金角银边”做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6-19 22:14
城市更新行动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完善城市功能是核心任务之一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系统谋划和精细治理形成现代化城市供给体系,推动城市智能运行和精准服务 [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完善的双向促进关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融合 [6][7] 存量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 成都市实施"金角银边"工程,三年内对632处桥下/街旁等7类剩余空间进行整治提升 [2] - 通过场景植入和功能叠加,将闲置空间转化为休闲场所和商业热点,带动小店/夜市经济发展 [2] - 清华同衡建议结合城市体检工具,将低效园区/楼宇等存量资源改造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 [3] 城市功能提升实践案例 - 济南舜泰广场改造新增1000+机动车位和2500+非机动车位,并开发地下商业三大片区 [4][5] - 体育场地升级为多功能公园,建设足球场/跑道等设施,服务周边办公人群和居民 [5] - 芜湖市建成42座"人民城市驿站",其中20座增设"修配补"便民功能,解决户外工作者需求 [5] 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 - 台州官河古道项目同步开展招商运营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综合体 [7] - 专家强调更新项目需关注文化传承与消费场景创新,避免"品质高但无人问津"的改造 [7] - 住建部将建立政策协同机制,推动土地/财税/金融创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模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