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平衡

搜索文档
欧洲领导人集体吃“闭门羹”?8月19日,美欧外交风波传来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30
外交事件背景 - 七位欧洲领导人访问美国但遭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冷遇 凸显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利益博弈 [1] - 特朗普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峰会后优先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传递出倾向于乌克兰本土声音的信号 [3] 特朗普的战略立场 - 强调迅速达成和平协议是避免乌克兰陷入长期冲突的唯一途径 并提出直接签署和平协议的激进方案 [5] - 公开转载乌克兰应放弃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的争议性帖文 并在私下会面中向泽连斯基施加压力 [10] - 认为俄罗斯是强大国家且乌克兰无法抗衡 主张乌克兰接受克里米亚已成为既定事实的现实 [10] 欧洲方面的应对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紧急召集欧洲各国领导人商讨对策 并决定亲自陪同泽连斯基访美以施加集体影响 [7] - 欧洲领导人担忧特朗普急功近利的解决方案可能牺牲地缘政治平衡 导致乌克兰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做出妥协 [7] - 欧洲试图通过集体行动增强议价能力 但最终未能改变特朗普坚持先与泽连斯基单独会面的安排 [12] 泽连斯基的立场 - 通过社交媒体明确表示乌克兰绝不放弃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要求 且不会改变加入北约的坚定意愿 [8] - 展现出与既往一致的强硬政治形象 拒绝因外部压力在核心问题上妥协 [8] 国际关系影响 - 特朗普的立场源于对俄罗斯的战略考量及国内政治现实 旨在缓解地区紧张并巩固国内政治地位 [14] - 欧洲领导人意识到在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国际秩序下欧洲声音被边缘化 需通过集体行动应对 [14] - 事件打破原有国际关系格局 增加未来政治不确定性 各方决策将深刻影响全球走向 [15]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东盟在中美贸易战中看到了机遇,但对冲风险至关重要
搜狐财经· 2025-06-29 06:29
中国-东盟贸易关系 - 中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 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优势 贸易互补性持续增强 [1] - 2022年中菲双边贸易额达420亿美元 占菲律宾对外贸易总额的21% 中国自2016年起稳居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1][2] 东南亚地缘政治与经济动态 - 南海争端与美国对华关税构成挑战 但菲律宾政府坚持贸易投资合作不应受当前南海问题影响 强调经济合作对双边关系的关键作用 [2][4] - 东盟国家采取多元化策略应对中美竞争 通过RCEP和CPTPP等自贸协定保持与主要经济体的互动 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4][5] 菲律宾的双向互动策略 - 菲律宾同步强化美菲军事同盟与中菲经济合作 在安全领域依赖美国支持 同时在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 矿产加工等领域寻求与中国深化合作 [7] - 菲律宾采取"双向互动"策略以平衡中美关系 2022年后更倾向公开南海"灰色地带活动"作为威慑手段 但仍对局势缓和保持开放态度 [7][9] 南海资源合作前景 - 菲律宾历史上曾推动与中国 越南的南海油气联合开发 但因政治更迭与法律裁决导致政策连续性中断 合作可行性取决于政治决策 [8] - 马来西亚 印尼 越南等国与中国开展南海资源开发谈判的案例表明 务实合作存在可能性 可为中菲未来协议提供参考 [8] 中菲沟通机制建设 - 中菲通过双边磋商机制 军方安全对话及海警交流等平台管控分歧 2023年就仁爱礁局势达成临时安排 显示危机管控机制的有效性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