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

搜索文档
群众赛事如何避免“复制粘贴”?(体谈·关注群众体育)
人民日报· 2025-08-27 22:38
核心观点 - 群众体育赛事通过地域特色和广泛参与性实现高人气和出圈效应 需避免同质化并挖掘自身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赛事成功要素 - 地域文化融合:贵州"村BA"依托乡村民俗 江苏"苏超"展现都市活力 海南"村排"彰显滨海风情 内蒙古那达慕传承民族传统 形成独特赛事IP [2] - 参与机制创新:陕西三人篮球联赛建立多级联动机制 设置家庭亲子组/大学生组/俱乐部组等8个板块 覆盖不同年龄和身份群体 [1] - 赛事定位特性:通过"比赛第一 友谊第十四"等调侃语和"白天忙工作 晚上抢篮板"的参与模式 体现广泛性与贴近性的核心优势 [1]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赛事组织方忽视当地文化底蕴和群众需求 盲目抄袭导致陷入同质化困局 [1] - 赛事设计需更贴近实际需求 文化特色需更鲜明 服务保障需更精细 [2] 发展路径建议 - 坚持群众主体定位:让赛事从"高高在上"转变为"走到群众身边" 通过触手可及的参与方式提升吸引力 [1] - 深化文化体育融合:扎根当地文化土壤培育独一无二的赛事IP 使其成为地域特色的生动载体 [2] - 借鉴与创新结合:可审慎借鉴他人经验 但更需重点挖掘自身优势 着眼长远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