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货币体系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从尼克松冲击到特朗普冲击——关税战后的美政策走向与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8-18 02:50
尼克松冲击背景与内容 - 尼克松政府推行扩张性宏观政策 加剧美国内政策目标与美元国际职能的冲突[2] -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 对内实施财政刺激和价格管制 对外暂停黄金兑换并加征10%进口关税[3] - 美国将国际收支失衡归咎于贸易伙伴的不公平汇率 要求欧洲和亚洲主要工业国调整汇率[6] 尼克松关税谈判与结果 - 关税谈判聚焦推动日本和西德调整官方汇率 日本抵制升值而西德要求欧洲国家同步调整[7] - 十国集团于1971年12月达成史密森协定 美元对OECD国家货币贸易加权汇率贬值约8% 美国随即取消关税[8] - 谈判过程中美国接受法国提议 将美元黄金平价从每盎司35美元贬至38美元[8] 尼克松冲击的影响 - 政治上获得美国民众85%支持率 助力尼克松1972年成功连任[9] - 经济上未能解决结构性问题 美国贸易逆差短期改善后再度扩大[10] - 国际货币体系方面 暂停黄金兑换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解体 美元市场汇率8年间贬值近三分之一[11] 特朗普与尼克松政策相同点 - 均将贸易逆差归咎于外部因素 指责贸易伙伴通过汇率低估获取不公平竞争优势[12] - 均利用国会授权提高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但特朗普关税法律基础更薄弱[13] - 对内均推行财政刺激政策 特朗普承诺永久化减税法案带来4万亿美元财政缺口[14] 特朗普与尼克松政策差异 - 特朗普关税协调难度更大 中国军事独立且欧盟内部诉求差异大[15] - 特朗普关税目标包含促进制造业回流 破坏多边贸易体系信任[16] - 当前国际货币环境变化 欧元和人民币作为美元替代货币潜力上升[17] 美国政策推演 - 特朗普可能转向"1+N"关税框架 10%基础关税年增收可达3300亿美元 行业关税针对钢铁汽车半导体等战略产业[19] - 美元指数2025年以来贬值约10% 政府可能干预汇率以支持制造业复兴[20] - 美国将推动战略制造业与中国脱钩 构建以美为中心的产业链供应链[24]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美国财政失衡持续恶化 联邦债务达36万亿美元 年利息负担近1万亿美元[14] - 国际储备货币向多元化发展 欧元和人民币成为"美元+1"选项[26] - 美元地位下降将抑制美国低息举借外债能力 可能形成三足鼎立货币格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