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播暴富陷阱

搜索文档
幻想靠团播暴富的00后,深陷债务危机
虎嗅· 2025-08-19 06:10
团播行业现象 - 团播被称为电子宠物、赛博夜店和当代教司坊,以统一舞姿、强滤镜和灯光效果吸引观众打赏[1] - 行业被宣传为时代风口和暴富捷径,吸引学生、奶茶店员工、快递员、公司职员甚至中老年人加入[2][3] - 从业者通过表演可获得月收入至少10,000元,部分人员月收入达15,000-28,000元[3][9][34] 招聘筛选机制 - 公司设置无年龄、经验、学历要求的招聘条件,专门筛选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13][14][15] - 优先选择18岁左右年轻且家境贫困的候选人,因其家庭文化水平低且缺乏合同审查能力[17][19][20][21] - 最终目标为选择负债、无退路且易控制的候选人作为"耗材"[14][15][21] 合同陷阱与违约金 - 利用疲劳战术促使候选人在头脑不清醒时签署合同,合同隐含未满一年需赔偿的条款[8][9][22] - 通过合同漏洞向离职主播索赔巨额违约金,案例显示违约金达80,000元[10][12][22] - 公司系统性使用诉讼手段追讨违约金,部分案例已进入法庭审理阶段[22][52] 整容贷款套路 - 强制要求主播进行医美项目,包括瘦脸针(2,500元/针)、玻尿酸注射(4,399元/两针)及腰腹环吸(45,000元)[32][34][35] - 医美费用强制由主播承担,通过工资抵扣或网贷方式支付,网贷金额达20,000元[36][37] - 与医美机构合作分成,拒绝整容者会被冷处理或安排到不利直播位置[37] 逼迫违约手段 - 通过极端工作强度逼迫主播主动违约,案例显示连续跳舞140次直至体力透支[46][47][48] - 采用团队孤立、语言霸凌、克扣餐食、创意剽窃等方式制造恶劣工作环境[49][51] - 以"服从公司安排"合同条款威胁主播,拒绝调岗或请假要求即被认定为违约[48][51] 行业运营模式 - 中小传媒公司平均寿命仅1.5-2年,经营不善时通过起诉主播违约金后跑路[39][40] - 公司刻意控制主播收入水平,使其保持稳定进账但无法积累储蓄[37] - 行业存在金字塔效应,顶端公司赚取大部分收益,后期加入者难以获利[5][53]
幻想靠团播暴富的00后,已经深陷债务危机
36氪· 2025-08-19 05:05
团播行业现状 - 团播被包装为"时代风口"和"暴富捷径",吸引大量无经验年轻人加入,月收入可达8000至15000元[1][2] - 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新人往往忽视"金字塔顶金光闪,脚下人梯血汗干"的现实[1][5] - 团播公司通过网红妆效、十层滤镜和灯光运镜打造表演效果,降低从业门槛[1] 公司招聘策略 - 刻意设置无"年龄、经验、学历"要求的招聘条件,实际是筛选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4][5] - 优先选择18-20岁农村户籍、家庭经济困难的求职者,因其缺乏法律意识和家庭支持[7] - 通过"有压力才有动力"等话术进行心理操控,排除家境优渥的候选人[7] 合同陷阱设计 - 利用新人疲惫状态诱导签署含隐性条款的合同,如孙琦在连续工作6小时后被要求签约[2] - 合同中设置"工作未满一年赔偿违约金"等条款,典型违约金金额达8万元[2][7] - 公司系统性制造违约条件,如邓鑫被强迫带病工作后反被指控违约[17][20] 医美贷款套路 - 公司强制要求主播进行医美项目,单个项目费用从2500元瘦脸针到45000元腰腹环吸不等[10][12] - 与特定医美机构合作分成,主播需自费整容费用,无力支付者被引导办理网贷[12] - 存在医疗事故风险,如主播因玻尿酸注射过量出现中毒症状[13] 公司运营模式 - 采用"耗材式"用人策略,主播平均职业寿命仅3-6个月[13][15] - 经营不善时通过集体起诉主播违约获取赔偿金,中小公司平均存活期1.5-2年[13][20] - 使用数据操控(如停播)、职场霸凌等手段逼迫主播主动违约[17][19] 薪酬体系设计 - 新人首月收入约8000元,表现优异者第三个月可达39000元,形成暴富假象[15] - 通过医美消费、网贷利息等渠道回收主播收入,维持"稳定进账但不暴富"状态[12][13] - 离职时要求返还工资的3倍作为赔偿,如邓鑫被追讨10个月工资的3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