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的富足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的终极野心
格隆汇· 2025-09-21 13:27
马斯克宏伟蓝图4的指导原则 - 成长是无限的 资源短缺可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弥补[1] - 创新消除限制 特斯拉克服电池技术限制并建立由可再生资源驱动的行业[1] - 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自主人形机器人Optimus改变劳动认知和可用性 替代单调或危险工作[1] - 自动化必须造福全人类 自动驾驶开发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为指导[1] - 更广泛普及带来更大增长 制造价格合理规模化供应的先进产品 业务范围从清洁能源扩展到智能系统[1] 特斯拉薪酬方案细节 - 马斯克有望获得12%股权奖励 估值约1.03万亿美元[5] - 未来10年需将特斯拉市值推至8.5万亿美元 同时完成多项运营目标[6] - 未能同时完成目标则无法获得报酬[7] - 方案分为12个阶段 每阶段需同时满足两个苛刻条件[9] - 每完成一阶段可获得约3531万股普通股[10] 阶段性目标要求 - 第一阶段要求累计交付2000万辆车 市值达到2万亿美元[11] 当前累计销量仅700多万台[12] - 第二阶段要求FSD订阅用户达1000万 市值2.5万亿美元[14] 当前用户规模约50万[15] - 第三阶段要求交付100万台擎天柱机器人 市值3万亿美元[16] 特斯拉将转型为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量产基地[17] - 第四阶段要求运营100万台机器人出租车 市值3.5万亿美元[18] 需建立覆盖全球的无人驾驶网络[18] - 最终阶段市值目标达8.5万亿美元 每阶段市值递增5000亿美元 最后两阶段各增1万亿美元[19] 股权与掌控权变化 - 完成所有目标后持股比例将从18.1%提升至28.8%[19] - 获得对特斯拉的绝对掌控权[19] 增长目标挑战 - 10年内实现8倍增长 年均增长率需超23%[20] - 在竞争加剧环境中实现目标具有极高难度[21] - 需依赖技术奇点提前到来[28][29] 机器人规模愿景 - 预测全球将有300-500亿台人形机器人[23] - 机器人可7×24小时工作 工时效率远超人类每周40小时[24] - 按工作量计算 机器人产能相当于现有人类劳动力的60倍[26] - 考虑效率因素 机器人创造财富可能达现有人类的100倍[28] 科技与社会经济影响 - 机器人大规模替代劳动力可能破坏资本循环 因机器人缺乏购买力[42] - 需建立新分配机制维持经济循环 如通过高福利社会变相发钱[51] - 理想状态是机器负责生产 人类负责消费 实现物质解放和自由发展[54] - 科技应服务于构建可持续富足世界 通过重新定义劳动力/出行/能源要素实现规模化普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