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

搜索文档
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
大众日报· 2025-09-28 01:04
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 今天,我们如何"晒书" 9月27日上午,"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孔子博物馆 开幕。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知名藏书家,以及古籍收藏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与"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两个展览同时开展, 以"晒经典""晒文物"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以载文,文以载道。山东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也是文脉绵延、典籍荟萃 之地,近年来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不断推动古籍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工作。目前,全省收藏 古籍约12万部近200万册,有96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4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 单位",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包括9064部古籍,年均数字化古籍35万以上筒子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古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晒书"不仅体现了古人呵护纸书的智慧,发展到后来,也成为大 型的藏书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在当今社会,"晒书"又衍生出"分享"的含义,是进行知识和思想交流的 重要形式。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认为,山东省藏书 ...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获赠藏文古籍数字化设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0:35
西藏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顿珠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捐赠的先进设备将极大提升西藏古籍保护的硬件水平 与技术能力,对西藏自治区构建现代化古籍保护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持,并代表受赠方向国家图书馆(国 家古籍保护中心)、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的无私援助致以诚挚谢意。 据悉,此次捐赠的三款专门针对藏文古籍数字化保护研发的核心产品将直接应用于古籍数字化工作流 程,显著提升其工作效率与保护能力:专业非接触式汉王古籍扫描设备,可实现古籍无眩光、无压力、 高保真数字化采集;汉王藏文OCR识别软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精准地将古籍图像转化为可编 辑、可检索的数字化文本;集存储、管理、检索功能于一体的汉王藏文古籍资源管理系统,为海量数字 资源的安全保存与高效利用提供平台支撑。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向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回赠了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纳塘版再造善 本古籍",体现了文化援助的深情厚谊与双向交流。(完) 图为捐赠 中新网拉萨9月22日电 (拉巴卓玛)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向西藏自治区 图书馆捐赠藏文古籍数字化设备捐赠仪式22日在西藏拉萨举行,此次活动是落实双方2019年签署的合作 框架协议的具体举措 ...
解锁“典籍里的齐鲁”,山东这样干
齐鲁晚报· 2025-06-03 03:44
转自:大众新闻 5月29日,全省古籍工作座谈会在聊城召开。来自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古籍领域专家学者,各市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文物 局)负责同志,古籍文化创意企业和出版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围绕高标准做好我省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活化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交 流。 山东聊城西南隅的杨氏宅院内,古色古香的"海源阁"就坐落其中。海源阁藏书精善广博,历史上藏书曾经达到4300余种、28万余卷,涵盖经史子集、诗词 歌赋、小说笔记等各类典籍。清末四大藏书楼中,唯有海源阁崛起于北方。在创始人杨以增的努力带动下,杨家四代人前后相继,百余年致力于精品图书 的搜集、保管与整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午,与会同志现场调研海源阁藏书楼、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了解海源阁的历史,了解聊城市以强化古籍保护传承活化工作促进城市文化能级提升的具 体实践。 东 《齐鲁文库》第2辑 中宣部出版局有关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表示,山东在系统推进古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深化古籍传承利用方面干在实处,"山东古籍工作力度大、举措 实、效果好,古籍工作可持续发展有活力。" 图源:好客山 历史上,海源阁经历战乱,楼阁受损 ...
全面展示镇江三千年文脉 《镇江文库》新书发布会举行
镇江日报· 2025-05-11 00:13
全书规模宏大,收入了许多珍稀文献。其中明代的《万历重修镇江府志》《正德丹徒县志》《隆庆 丹阳县志》等,在镇江当地早已失传,而这次全部得以影印出版;反映清末镇江社会生活的《三愿堂日 记》《姚锡光日记》等典籍只有稿本存世,此次是第一次正式面向大众出版。方志编山水志多达9册35 种,彰显"城市山林"特点;史料编收录军事类典籍30余种,反映了"金戈铁马"的城市品格。 5月10日,大型历史文献丛书《镇江文库》新书发布会在碧榆园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40余位古籍出版、图书文博、史志档案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 见证《镇江文库》发布。 记者了解到,《镇江文库》的出版是对镇江历史文脉最深情的致敬,是镇江建城三千年来最大规模 的文献整理工程。201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镇江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典籍汇编成一部体系完整、规模 宏大的丛书,以全面呈现镇江建城三千年来的发展轨迹。丛书体量为100册,分为方志、史料、学术、 文学四编,共收录590余种历史文化典籍。2019年方志编出版,2021年史料编出版,2023年完成了学术 编和文学编的出版,全过程历时8年。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凤凰出版社原社长姜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