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树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唯一板栗古树年产百余斤
长江日报· 2025-09-23 00:45
古树枝头挂着不少浑身长满尖刺的板栗球。团山沟塆村民说,这株板栗树年年结果,每 年产板栗100余斤,村里人人都吃过这棵古树的板栗。 武汉有棵126岁的板栗树,每年结板栗100余斤。近日,市民赵先生摘下一个板栗球,剥 出板栗尝了尝,竖起拇指称赞:"甜!" 9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黄陂区蔡店街道源泉村团山沟塆,看到这株126岁的板栗树 毗邻一栋两层民房,高约十六七米,被挂牌实施三级保护。 黄陂区园林和林业局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得知,古树需3名成年人才能合抱。 前几天,黄陂区园林和林业局还组织人手,对古树的枯枝进行了修剪。 据了解,这是武汉市唯一的一株板栗古树。"像板栗古树这样的'古树独苗'极为珍贵, 也很有科研价值,武汉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市园林和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 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胡之澜 源泉村党支部书记石华松坦言,这株板栗古树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大功臣。20世纪80年 代,村里大量种植板栗树,发展板栗产业。每年春天都会采集这棵古树的嫩枝条,嫁接在野 板栗树上。至90年代末,全村板栗种植发展到5000余亩,年收入上百万元。如今村里仍有 1000余亩板栗树。"源泉村60%的板栗树,都是这棵古树的后 ...
光谷科学岛新添一座古树公园
长江日报· 2025-09-23 00:45
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新添一座古树公园,由8株百年古树与17位科学家雕像组成的主体 景观,凸显出公园鲜明的特色。 这座古树公园位于光谷科学岛西侧,科学岛西路与港湾路交会处,面积1.5万余平方 米,暂名"科学+"古树公园。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现场探访看到,古树公园的核心景观是由8株百年古树形成的古树 群。古树群位于公园地势最高处,有小叶朴、朴树、黄连木、小叶栎、麻栎和三角枫等6种 古树,树龄115年至155年。每一株古树都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这些古树被护栏围着,树穴内覆以松鳞,挂牌实行三级保护。外围安装了智能设施监测 空气温度和湿度,以便后期更好地养护古树。树下还设置了躺椅,供游客休憩、打卡。 古树公园的缓坡草坪区,矗立着从光谷广场迁移而来的17位古今科学家雕像,包括毕 昇、李时珍、李四光、王竹溪、戴芳澜、涂长望、王承书、池际尚、陶述曾、赵学田、李绪 鄂、王家楫、伍献文、李国平、夏坚白、钱保功、方俊等,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武汉光谷生态园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叶兵介绍,古树公园所在地,原为豹澥 街道新春村六甲鲍塆的稻场。村塆搬迁时,村民们曾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古树和塆子 林。 古树公园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共生 共护 共续——古树名木画展”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9-17 02:36
江南画境开,古木展风华。日前,"共生 共护 共续——古树名木画展"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开幕。 本次画展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联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恰逢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古树名木保护传承边会召开与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科普周到来。展览汇聚了浙江农林大学华海镜教授和 杭州中小学生的画作共100余幅,通过"大手拉小手"的联动形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古树的浓厚氛 围。 现场,华海镜将《开化名木古树写生集》赠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其作品生动展现古树沧桑风骨 与生机底蕴;同时,华教授被授予"杭州古树名木保护文化使者"称号,致敬其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 文化担当。参展学生们也收获荣誉肯定,他们的童真笔触传递出珍爱自然遗产的美好理念。仪式结束 后,嘉宾与观众共同参观展厅,华海镜更是现场挥毫,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艺术与自然融合的魅力。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表示,古树名木是自然珍宝与历史活化石,画展搭建起艺术与自然的 对话桥梁,激发公众对古树保护的关注与参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唐宇力说,杭州以"共生、共 护、共续"为主题举办古树名木画展,是对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积极响应。未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将在 相关部门指导 ...
天地人和,“树神”连接|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走进粤东
南方农村报· 2025-08-20 09:32
活动概况 - 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于8月17日至18日组织10多位书画家赴粤东汕头、汕尾开展"翰墨千春·绿美岭南"主题创作 [3][4] - 活动涵盖古树乡村与红色旧址采风 旨在通过艺术创作连接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 [4][24][26] 古树资源数据 - 岭南地区现存古树名木总量达85,273株 其中一级古树及名木851株 [48] - 海丰县公平镇庵前村古树公园现存6株三级古树名木 包括2株榕树、2株秋枫、1株朴树、1株臀果木 [12][13] - 具体古树年龄数据:榕树255岁 秋枫200岁 朴树155岁 臀果木150岁 [13][14][15] 艺术创作视角 - 画家采用大花鸟画形式表现古树形态 强化视觉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 [22][23] - 创作元素聚焦苍劲虬枝、中正枝干、繁茂花叶等特征 融合生态与人文双重底蕴 [19][20][21] - 艺术实践被视为连接人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的桥梁 [24][25][29] 文化历史价值 - 古树承载族群集体记忆 如庵前村风水林由戴氏先祖于明末清初栽种 历经近三百年 [9][10][11] - 红色文化遗址古树具象征意义:海丰红宫红场280岁罗汉松见证革命历史 彭湃故居红棉古树呼应古建筑群 [33][35][36] 区域拓展覆盖 - 采风活动延伸至汕尾城区月眉村、海丰可塘上达村及汕头潮阳区金灶镇、龙湖区外砂街道东溪村 [38] - 金灶镇三捻橄榄古树群包含500年"树王" 东溪村以24间古书斋和36座古宅邸形成书香氛围 [39][40][41] 项目政策支持 - 活动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林业局联合主办 南方农村报社等机构承办 [44] - 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于2024年5月10日上线 覆盖全省82,873棵古树 认捐有效期三年 [54][57][60] 资金募集机制 - 认捐形式分为全额认捐与众筹认捐 支付方式包含银行转账 资金用于县镇村绿化和古树养护 [65][70][73] - 银行转账账户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账号600018721) 单笔订单金额上限可通过凭证上传审核 [76]
古村落里有片“宝树林”(古树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10
古树群概况 -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梅溪镇桥东村古树群占地面积约34亩,包含140多株树木,其中21株被认定为古树,平均树龄150年,树种包括枫香树、油杉、樟树、桂花树、马尾松等,形态各异且成群生长,于2022年入选"福建最美古树群" [1] - 古树群与桥东村清代古厝相伴相生,村民称其为"宝树林",寓意带来幸福,古厝布局依山而建,坐东南朝西北,院落沿中轴线串联,周边有梯田、溪流和青山环绕 [1][2] 保护措施 - 村民自发保护古树群,2013年曾集体守夜防止外来人员偷挖桂花树,形成"保护古树"共识 [4] - 闽清县林业局为每株古树建立档案,记录位置、冠幅、胸径、树种、树龄等信息,护林员定期巡护并比对长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复壮措施 [4] - 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与监控设备,加强古树林管理,同时修建3.3公里登山道,吸引周末徒步和研学活动游客,通过文旅开发促进保护 [5] 文化与旅游价值 - 桥东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保留连片清代古厝,古树群与古厝形成独特自然人文景观,村民计划通过讲述古树与村落故事吸引更多游客 [1][5] - 文物专家王世襄曾留下"适"字题刻,体现古树与古厝适应自然的和谐关系,村落布局因地制宜,兼具耕作与生态功能 [2]
540余岁“汉阳树”被悉心照料
长江日报· 2025-07-24 01:00
古树保护措施 - 采用喷雾系统为540余岁的"汉阳树"降温补水,系统包含6支喷头,喷水高度达18-20米 [1][6] - 安装喷雾系统为武汉首次用于古树保护,水管固定在3根仿生"拐杖"上,喷头隐藏于树冠不影响景观 [6] - 配备农用植保无人机辅助喷水,可覆盖28米树高,弥补喷雾系统高度不足,同时具备喷施叶面肥和农药功能 [4][8]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无人机喷水添加叶面肥,既降温又补充营养,旨在优化秋季黄叶效果 [4] - 喷雾系统与无人机结合形成立体保护方案,属武汉古树保护领域的创新试点 [8] 历史问题与改进 - 2022年高温导致"汉阳树"枝叶发蔫、焦边及提前黄落,人工喷水仅达7-8米高度 [6] -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建议安装喷雾系统应对高温,2023年5月实施后配合无人机提升保护效果 [6][8] 社会反响与推广价值 - 社区居民认可古树保护价值,称其为"武汉的宝贝" [6] - 该案例经验可能推广至武汉其他古树保护项目 [8]
第三届杭州市古树名木主题展周五开展
每日商报· 2025-07-21 03:20
展览概述 - 第三届杭州市古树名木主题展将在吴山天风香樟古树文化公园开展 主题为"绿水青山·有美吴山" 展览持续半年 融合科技、人文与自然元素 [1] - 展览围绕"聚、汇、颂、美"四个篇章 展示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及经济价值 [1] 展区内容 - "汇·生态保护"展区以古树名木市集形式呈现 展示古树救护设备、智慧化体检专业设备、病虫害防治药物及各地保护特色案例 [1] - 沿路设置科普装置 增强公众对古树保护重要性的认知 [1] - "颂・历史人文"展区以吴山有美堂遗址宋樟为背景 挖掘历史文化故事 结合NPC快闪表演还原梅挚与苏轼的友情互动 [1] 社会参与与保护机制 - 发布第二批杭州城市古树名木Citywalk线路 结合热门Citywalk形式吸引年轻人参与 [2] - 成立古树名木司法保护试点 设立"杭州古树法官" 同时为"杭州古树医生"颁发聘书 强化法律与专业双重保障 [2]
让古树与人和谐共生(大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27 22:11
古树年龄鉴定技术 - 常见树龄鉴定方法包括年轮法、生长锥法、回归估测法、碳14测定法,其中前两种会对古树造成伤害,后两种误差较大 [1] - 正在研究利用光谱影像技术扫描树木内部结构,实现无损精准鉴定,类似医院CT扫描 [1] - 2025年将开展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采用无人机、AI等技术快速识别树种、树冠尺寸,结合环境数据推算树龄,预计新增大量古树记录 [1] 古树保护面临的挑战 - 部分地区缺乏专项养护资金,巡护人力投入有限 [2] - 古树名木保护法规不完善,地方配套细则需进一步强化,建议纳入林长制考核标准 [2] - 存在多头管理问题,林业、住建、文旅等部门权责不清晰 [2] - 古树保护方案制定缺乏群众参与,居民避让成本负担不明确导致抵触情绪 [2] 古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 城市规划应尽量避让古树保护范围,避免古树成为景观"孤岛",实现人与古树和谐共生 [3] - 可通过规划方案优化、工程技术创新和科学保育技术降低对古树的影响 [3] - 古树与居民区共存时优先进行安全评估,适当修剪枝干,建立补偿机制协调保护与民生关系 [3] - 建议建设古树名木数字博物馆,挖掘其生态和历史文化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