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改革

搜索文档
全省博物馆游客量连年全国第一的背后——多重破壁,“文化仓库”蝶变“活力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8-13 23:28
行业改革背景与动因 - 博物馆行业面临共性困境包括开放时间有限 服务供给单一 体制机制僵化 导致预约难 文创同质化 优质资源难以下沉 人才积极性不足等问题[2] - 不改革无法满足人民高品质文化需求 不破局难以释放文博资源巨大潜能[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江苏以此为导向推动文博领域系统性改革[3] 政策创新与顶层设计 - 江苏省委省政府去年8月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直指核心梗阻 突破多重墙壁[3][4] - 改革措施包括破时间墙鼓励延时开放 破内容墙支持收费特展 破资源墙推动展览下沉 破机制墙明确IP授权开发 破激励墙建立反哺机制[4][5] - 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跟进出台改革政策 带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热潮[5] 开放时间优化成效 - 全省91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其中34家打破周一闭馆国际惯例[4] - 南京博物院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最迟延时至21:00 有效缓解预约难问题[4] - 苏州博物馆对延时服务人员按每人215元/天标准奖励 各地延时加班费由市财政保障[5] 内容创新与特展成果 - 常州博物馆举办收费特展 上半年参观人数同比增长78.09% 门票加文创收入破1000万元 同比增长398%[4] - 徐州博物馆深度挖掘汉文化IP资源 2024年文创销售总额2369.87万元 同比增长557% 线上数字文创和IP授权收入节节攀升[5] - 徐州博物馆抱一文创小店虽仅20平方米 但年吸金能力达600万元[1][2] 资源下沉与基层覆盖 - 数见苏韵环省行活动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 184天巡展接待观众209.71万人次 文创销售1166.52万元[4] - 各地博物馆刷新单日接待量纪录 连云港博物馆日参观人次最高达4.2万 创全省纪录[4] - 优质展览以数字展加珍贵文物加文创艺术结合形式下沉基层 促进文化惠民均衡化[4] 经济效益与消费拉动 - 2024年全省362家博物馆接待游客1390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16.76% 连续多年全国第一[5] - 文创销售4.92亿元 同比增长16.60% 全国第三[5] - 今年上半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7129.39万人次 五一和端午期间观众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31.54%和26.3%[5] - 排名前十的延时开放博物馆带动周边夜间文旅消费增长14.6%[6] - 博物馆推出苏超文创产品 设置球迷预约通道 形成白天看展晚上看球模式 带动文旅综合消费增长[6] 体制机制突破 - 引入社会力量开发运营 破除闭门造车传统模式[5] - 建立收支两条线反哺机制 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 调动人员积极性[5] - 改革实现从静态展馆向动态经济节点转变 形成文化赋能发展良性循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