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事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00:33
文物保护与立法进展 - 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近20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推进 1200余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 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集中连片保护[2] - 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完善 形成以文物保护法为统领 6部行政法规 10部部门规章 4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法律框架[2] - 新修订文物保护法自2024年3月1日施行 首次纳入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表述 已促成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回归[3] 博物馆事业发展 - 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比91%以上 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6] - "十四五"时期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 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 5年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6] - 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 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 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取消闭馆日等措施应对"预约难"问题[6][7] 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 - 中国拥有世界遗产60项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1项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8] - 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 成员国扩展至20个 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 49项中外联合考古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8] - 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和交流活动300余场 推出"秦汉文明展""丝绸之路"等国际品牌展览[8] 科技创新与考古突破 - 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 大幅提升文物风险监测预警能力[3]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构建交叉学科研究范式 考古发掘方舱、移动实验室装备达世界先进水平[9] -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深海考古重大突破 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实现整体打捞和考古发掘[9] 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 - 基本建立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6] - 通过"云展览"、巡展、联合办展等方式将优质文化资源输送至基层[7] - 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6]
世界遗产达60项,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11 00:18
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 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文物保护状况全面改善,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坚持保护第一,守护国之瑰宝。"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明显。饶权介绍,近 20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有力推进,1200余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有效实施,37个革命文 物保护利用片区集中连片保护。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在整治法人违法、打击文物犯罪、防范安全风 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物保护立法实现重要突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 着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公布,理顺了水下文 物保护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助力了我国水下考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文物保护法为统领,6部行政法规、10部部门规章、4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主体 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构筑起了依法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纳入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相关表述,加大流失文物追 索工作中的跨部门协同力度。 ...
对博物馆的爱正在“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 [1] - 2024年博物馆接待观众14 9亿人次 相当于人均年访问一次 [1] - 全年举办陈列展览超4万个 单馆年均策展3个以上 [1] 区域博物馆发展特征 - 县域博物馆覆盖率已达80% 下沉市场文化基建完善 [1] - 山东青州博物馆新馆两年接待400万人次 客流量比肩省级馆 [1] - 湖北襄阳博物馆依托考古成果构建通史展览 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1] 年轻客群消费趋势 - 青少年观众达3 59亿人次 占整体客流24% [2] - 国家博物馆18-30岁观众占比近50% 年轻化趋势显著 [2] - 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推动文物IP活化 带动文创消费增长 [2] 用户体验升级举措 - 上海博物馆东馆创新多路径参观设计 强化观众参与感 [2] - 北京将"博物馆月"升级为"博物馆季" 延长文化消费周期 [2] - 行业普遍推进分层服务策略 打造观众友好型场馆 [2]
首次落地海南 第十一届“博博会”将于2026年在海口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5-19 01:21
博博会落地海南 - 第十一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将于2026年11月中旬在海南海口举办 [1] - 博博会创办于2004年 每两年举办一次 是全球博物馆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 [1] - 博博会首次落地海南 预计将有全国7000多家博物馆机构前来交流 [2] 海南博物馆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5月初 海南全省已有备案博物馆57个 其中国有博物馆23个 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34个 [1] - 2024年海南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和社教活动2000多场 全年接待观众达798余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五一"劳动节期间 全省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22.14万人次 同比增长16.4% [2] 海南博物馆活动成果 - 2024年海南举办了"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和"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等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展 [2] - 海南已构建起涵盖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多领域的文化展示网络 [1] 博博会预期影响 - 博博会落地海南将促进海南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2] - 预计将激发本地博物馆创新活力 推动海南文博产业蓬勃发展 [2]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先睹为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2 03:31
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 - 活动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的角色[1] - 主会场设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多家机构承办[1] - 将集中展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1] 主要活动内容 - 公布2024年度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2] - 启动"文明桥梁计划",组织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2] - 公布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2022-2024年度)结果[2] - 公布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结果[2] - 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发展报告[2] - 公布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2] - 进行亚洲文化遗产联盟落户北京的签约仪式[2] 特色展览 - "看·见殷商"展览汇集20余家文博单位的321件套珍贵文物[2] - 展览从殷墟考古意义入手,展示殷商时期各方面情况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2] 地方活动亮点 - 浙江省举办首届全省文博创意大会,推动文创产品开发[4] - 江苏省举办"吴地聚珍"等主题展览和线上线下融合活动[4] - 陕西省举办"千年之约"西安碑林博物馆之夜及系列讲座[4] - 川渝地区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主会场活动[4] - 其他省份将开展专题展览、流动博物馆、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