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icon
搜索文档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00:33
文物保护与立法进展 - 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近20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推进 1200余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 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集中连片保护[2] - 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完善 形成以文物保护法为统领 6部行政法规 10部部门规章 4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法律框架[2] - 新修订文物保护法自2024年3月1日施行 首次纳入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表述 已促成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回归[3] 博物馆事业发展 - 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比91%以上 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6] - "十四五"时期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 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 5年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6] - 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 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 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取消闭馆日等措施应对"预约难"问题[6][7] 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 - 中国拥有世界遗产60项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1项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8] - 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 成员国扩展至20个 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 49项中外联合考古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8] - 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和交流活动300余场 推出"秦汉文明展""丝绸之路"等国际品牌展览[8] 科技创新与考古突破 - 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 大幅提升文物风险监测预警能力[3]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构建交叉学科研究范式 考古发掘方舱、移动实验室装备达世界先进水平[9] -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深海考古重大突破 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实现整体打捞和考古发掘[9] 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 - 基本建立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6] - 通过"云展览"、巡展、联合办展等方式将优质文化资源输送至基层[7] - 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