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智能

搜索文档
玩转WAIC | WAIC UP! 之夜:一场关于AI与人类未来的星空思辨
36氪· 2025-07-31 03:12
活动背景与主题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办「WAIC UP! 之夜」活动 聚焦AI技术、文明与人类未来的深度思辨 [3] - 活动以"AI 有什么大不了"为主题 汇聚人工智能领域及人文社科界先锋思想者 [3][5] - 探讨核心命题:AI无所能背景下人类价值的重新定位 超越技术替代争议 [5][6] AI技术与创作变革 - 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 创作者成为指挥数十智能体协同的"超级个体" [9] - AI创作平权革命:技术降低创作门槛 实现工业级水准 核心价值转向idea而非工具 [10][12] - 创作维度拓展:AI作为"经验的乘号"放大创作积累 实现人机混合心流共振状态 [13] - 艺术本质争议:AI作品争议类比摄影术初期 艺术本质是想法而非表达 [10][12] 人类特质与AI局限 - 算法无法复制的特质:情感连接、真实爱与痛、陪伴成长等人类独有特质 [18] - 人文孤本价值:矿工诗人诗篇等基于小数据的生命体验构成抗算法同质化堡垒 [17] - 创造本质差异:AI擅长"三生万物"的延伸 人类应在"道生一"的原始创造中确认存在 [15][17] - 情感不可模拟:AI能模拟情感但无法真正"爱" 爱是宇宙终极装订力 [17] 教育体系变革与能力重构 - 教育逻辑解构:大学文凭加速贬值 90%工作去中心化 标准化智力劳动被AI取代 [20] - 核心能力转变:沟通能力、审美判断、共情力成为AI时代核心竞争力 [20] - 教育本质回归:从培养"工具人"转向孕育"完整人"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20][25] - 能力培养重点:愿力取代能力 完整知识体系培养提问能力 掌握AI工具运用能力 [20] 行业应用与技术挑战 - 大模型发展困境:面临Scaling Law局限性及模型决策不可解释性双重挑战 [28] - 可解释性突破:等效与或交互理论实现神经网络决策稀疏符号化解释 从黑箱转向透明化 [28] - 透明性与开源需求:开源保障数据偏差追溯、防止商业动机操控、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29][30] - 人才替代危机:高学历高薪岗位面临30%-50%替代风险 催生需深度决策的新职业 [34] 跨行业实践洞察 - 建筑人文守护:建筑师以侦探、医生、诗人三重身份解码历史痕迹 守护情感空间 [32] - 天文研究变革:望远镜年数据量达全球互联网总流量 构建人在回路的协同智能范式 [36] - 协同智能范式:人类直觉与机器算力融合为科学直觉放大器 聚焦探索未知的未知 [36] - 行业落地痛点:技术理想与现实局限冲突 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抉择成为核心议题 [22][24] 技术伦理与未来展望 - 人类责任伦理:AI进步依赖人类提供语料 人类需保持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20] - 平衡发展之道:既要拥抱技术解放潜能 又要守护算法无法复制的生命体验 [21] - 人机关系隐喻:当前关系似饲养小虎崽 需找到永久保护自身的方法 [39] - 未来发展方向:AI发展从更大转向更深和更懂 构建性能与可信度兼备的新一代人工智能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