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治理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同题共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9-25 22:09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从一定程度上看,金融是经济的镜像,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 往往通过金融的端口显现并向外溢出,与金融风险相互交织、彼此传导。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 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中央部署,要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 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有力保护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利益。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整治金融乱象的关键抓手。观察个别金融机构此前的出险案例 不难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是主因。与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所 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股东将部分经营决策权授予管理者,二者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二者信息不对 称,后者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作出有损股东与公司利益的决策。代理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 之间,后者难以对前者开展有效监督。由此,大股东操纵、内部人员控制等问题便产生了,引发诸多金 融乱象。公司治理机制就是为了防范、缓解上述 ...
连续输出两位“70后”核心高管,招商银行高层矩阵仍存变数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9:04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辞任 调任招商金控党委书记并被推荐任总经理 需履行公司治理及监管审批程序 [1] - 招商银行近期连续向招商局集团体系输出核心高管 包括王小青和朱江涛 两人均为70后且具备丰富金融领域经验 [2][3] - 招商银行高管团队呈现"1+4"格局(行长+4位副行长) 行长助理职位暂缺 三大特等分行(北京/深圳/上海)行长变动可能影响未来高管补位 [5][6]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和董事长缪建民均将于2025年面临60岁退休年龄线 引发市场对领导层接续安排的关注 [7] 高管人事变动 - 王小青于2024年8月4日辞任招商银行副行长 此前两个月刚被提名为执行董事 其在副行长中排第一顺位 [1][2] - 朱江涛于2025年6月调任招商证券总裁 接替退休的吴宗敏 其原为招商银行第一顺位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 [2][3] - 李德林2023年7月辞任副行长 2024年4月出任招商金控副总经理 9月任博时基金董事 10月任招商证券非执行董事 [4] - 杨法德(原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现任辽沈银行董事长 2024年8月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4] - 秦季章(原招商银行总行业务总监)现任吉林银行董事长 [4] 管理层现状 - 当前招商银行高管团队包括党委副书记兼首席风险官钟德胜、纪委书记赵卫朋及4位副行长:王颖、彭家文(兼财务负责人及董秘)、雷财华、徐明杰(暂兼北京分行行长) [5] - 4位副行长均从行长助理提拔 王颖和彭家文于2023年11月晋升 雷财华和徐明杰于2025年年中晋升 [5] - 副行长彭家文任职履历显示其在招商银行任职24年 历经总行多个部门及分行管理岗位 [6] 分行人事布局 - 深圳分行行长王兴海于2024年1月获监管核准任职资格 其1999年加入招商银行 曾任总行机构客户部总经理 [6] - 上海分行行长由陆明接任(原宁波分行行长) 其曾担任深圳分行纪委书记及副行长 [6] - 北京分行行长职位因徐明杰升任副行长出现空缺 可能由新任行长助理兼任 [6] 公司治理背景 - 招商金控为招商局集团旗下金融控股平台 总资产规模13万亿元 管理资产规模(AUM)超23万亿元 系国务院国资委体系内首家央企金融控股公司 [1] - 招商银行作为招商局集团最重要经营性金融机构 既保持独立上市公司的自主经营权 又与集团存在协同关系 [1] - 招商银行高管输出现象常见于金融体系内外 包括向集团内部机构及外部银行输送人才 [4]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国银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情况,包括成员构成、职责、会议审批事项、与外部审计师沟通及对财务报告的处理等内容 [1][2][3][4] 审计委员会成员构成 - 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张勇、张建刚和独立董事廖长江、乔瓦尼•特里亚、刘晓蕾 [1] - 主席由独立董事刘晓蕾担任 [1] 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 - 审议聘请、续聘或更换外部审计师及相关审计费用,评估其工作并监督独立性等 [2] - 审议各类财务报告,对年度财务报告信息真实性等作判断性报告 [2] - 审阅外部审计师建议,讨论会计准则及重大事项问题 [2] - 审议重大会计和审计政策、审计计划和工作范围等 [2] - 审议财务信息披露、内部审计章程等制度和报告及组织架构 [2] - 审议中长期和年度审计计划,指导、考核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 [2] - 审议聘任总审计师,审查其任职资格等情况 [2] - 督促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审议审计发现及管理层回应 [2] - 审议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重大不足或缺陷,讨论内控制度不足及专项审计措施 [2] - 审议欺诈案件报告和员工举报制度,督促公正调查和处理举报事宜 [2] - 就上述事项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建议 [2] 审计委员会2024年会议审批及听取事项 - 审批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议案 [3] - 审议2023年度及2024年各季度财务报告、2023年度内部控制相关报告等议案 [3] - 听取管理层对外部审计师2023年度管理建议书回应等多项汇报 [3] - 关注经营业绩提升等成效,听取审计工作数字化能力提升等报告 [3] 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沟通及财务报告处理 - 向外部审计师了解2024年度审计计划,提示报告与管理层判断分歧及解决过程 [4] - 听取并审议高级管理层对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汇报,督促提交财务报告 [4] - 保持与外部审计师充分沟通,安排独立董事单独沟通 [4] - 表决通过2024年度财务报告并提交董事会审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