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关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2025,大厂品牌部大撤退
虎嗅APP· 2025-07-21 13:09
核心观点 - 大厂正在经历组织层面的"品牌大撤退",品牌部门被整合或撤销,战略地位下降 [3] - 品牌职能出现两个分流方向:走向业务市场线和走向公关系统 [6][7][8] - 品牌建设必须更紧密服务于增长,成为市场运营的一部分 [13] - 品牌与公关融合成新能力,既要有讲故事能力,又要有社会情绪管理能力 [21] - 品牌进入新阶段,从"塑造完美形象"转向构建真实、稳定、可信的表达能力 [32][33] 品牌部门调整现状 - 京东撤销集团品牌部,划入市场营销部下的平台营销条线 [3] - 360砍掉整个市场部,资源投入AI和产品研发 [3] - 腾讯品牌职能收缩,曾负责全球品牌战略的刘胜义离职后未补位 [4] - 《财富》500强企业中仅40%仍设有CMO职位,33%用SVP或VP取代 [5] - 2024年《财富》500强中66%保留高管级市场领导人,比2023年减少8个百分点 [5] 品牌职能分流方向 走向业务市场线 - 品牌成为业务部门一环,KPI对齐增长、转化、ROI [7] - 京东品牌部并入业务线,弱化纯品牌导向,营销资源直指业绩 [12] - 品牌部门OKR需服务于转化率、点击率、复购率等指标 [13] 走向公关系统 - 品牌纳入对外传播、声誉管理体系,成为公司"外部形象"部分 [8] - 爱奇艺不再设CMO,引入资深媒体人负责市场公关 [16] - 360任命前调查记者统管市场与公关 [16] - 品牌与公关整合为"大传播体系",统一对外表达 [20] 品牌战略转向 - "心智品牌"与"渠道品牌"博弈,互联网公司多偏向后者 [11] - 品牌被视为降低信任成本的"护城河",但长线建设难在KPI压力下实施 [11][12] - 忽视品牌资产积累会导致用户认知固化在"功能"与"价格"低维度 [14] - 品牌好感度、NPS、二次复购率等指标是未来不被用户抛弃的核心锚点 [15] 品牌与公关的差异与融合 - 品牌人处理感官系统追求"美好",公关人处理神经系统管理"生存" [18] - 品牌人希望让人喜欢,公关人首先希望"别被骂" [19] - 公关部门直接向CEO汇报,权限高、保密强、行动快 [20] - 品牌与公关融合形成新能力:讲故事+社会情绪管理 [21] 品牌新阶段特征 - 平台经济最在意"舆论安全",品牌成为社会认知和信任的系统工程 [24][25] - 品牌从"一个人干一百分"变为"每个人干一分",分散到各业务线 [26][27] - 品牌从"说出来的东西"变成"做出来的结果" [28] - 挑战在于统一声音和应对风波时的决策机制 [30] - 品牌需要构建真实、稳定、可信的表达能力而非完美形象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