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性
icon
搜索文档
项飙:我们都在刻意地做一些努力,防止生人变成熟人
虎嗅· 2025-07-31 01:44
文章核心观点 - 现代生活呈现"透明不透气"状态 系统化带来表面透明却窒息真实连接 导致社会普遍陌生化趋势[1][5] - 陌生化并非个体态度问题 而是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的产物 体现在劳动力流动、平台依赖和代际差异等多维度[6][8][15] -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陌生化现象在不同群体中的表现 包括工人、保安、学生和返乡青年 并探索重建连接的实践路径[10][20][22][31] 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市场 - 供应链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竞争力来源 关键利润来自高速流动性配置而非直接劳动付出 劳动者成为即时获取报酬的流动个体[6] - 珠三角工厂出现订单经济模式 正式员工仅保留100人 大订单时招募400名临时工 导致工人与工厂关系脆弱 每天出现招工与离职的循环[20] - 劳务中介数量比七八年前增加10倍 反映劳动力市场高度不稳定性和秩序维护需求[20][35] 平台化与系统依赖 - 平台作为"共同第三者"重构公共性 个体间无需直接连接 全部依赖平台规则和反馈机制 形成赤裸而疏远的共存状态[15] - 外卖快递网络化瓦解"附近"概念 社区小店生意受影响 保安主要工作变为管理外卖快递人员 高档小区要求快递员步行进入[26] - 电子化支付减少现金流通 客观上降低入室盗窃率 改变安全维护方式[26] 代际行为差异 - 疫情期间高中阶段的学生形成独特现实观 认为物理世界充满谎言 而网络世界才是真实的情感与价值共同体[16] - 年轻工人难以建立杀马特式的价值共同体 尽管情绪共同体容易形成 但因教育背景差异(大专、本科、中职)缺乏共同常识[21] - 艺术院校学生通过二维码将毕业展转化为社交平台 直接销售作品 不再与老师进行创作过程沟通[17] 职业群体案例研究 - 上海保安行业呈现三大趋势:老龄化(60岁以上保安常见)、科技化(高端小区强化门禁)、网络化(外卖管理成为主要职责)[25][26] - 保安工资约4000元 无社保但需自付30元/月意外险 高档小区持消防监控证者日薪可达260-300元[22][23] - 保安面临"离不开留不下"困境 大城市无法解决子女就学与婚恋问题 县城有婚恋机会但缺乏就业岗位[23] 社区重建实践 - 乌鲁木齐通过社交媒体发起"花开乌市"行动 发布300多篇小红书内容 吸引300多名当地青年参与 完成六七十个微改造项目[29][31] - 返乡青年组建"万水新疆"社群 发展出"乌龟营造"创业项目 获得政府订单支持三名全职员工生存[32][33] - 社区花园实践从上海扩展到新疆 通过线上倡议触发线下行动 证明陌生人可通过共同目标重建连接[28][31] 社会形态演变 - 美国比中国更早进入陌生化 表现为肢体接触减少(城市打架不动手)和强烈个人边界意识(17世纪起厕所个体化)[10][13] - 历史对比显示公共刑罚消失(18世纪后游街杀头不可接受)与身体观念变化相关 道德谴责与肉体痛苦被分离看待[13] - 托克维尔观察美国个人主义与社团主义并存 个体如分开的柴火但捆绑成团体 形成横向联系的公共性基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