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

搜索文档
“一报告四指数”在链博会期间发布,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相对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17
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发布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发布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1] - 报告框架划分为全球篇、中国篇、产业篇,从三个维度展现全球供应链发展新态势[1] - 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和韧性指数为首次研发,与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共同构成指数矩阵[3] 全球供应链发展新特点 -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全球南方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3] - 国际经贸规则更加侧重供应链包容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度提升[3] - 主要经济体政策更注重提升供应链韧性水平,增强关键产品供应链安全稳定[3] - 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驱动作用越发显著[3] - 全球金融服务普惠性提升,供应链金融作用进一步发挥[3] 中国供应链发展表现 - 中国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3] - 积极推动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 - 不断增强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效能,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注入确定性[3] 全球供应链指数表现 - 四个指数以2018年为基期(基期值=1),2024年促进指数2.71,连接指数1.56,创新指数2.16,韧性指数1.22[4] - 2018-2024年促进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18.1%,连接指数7.7%,创新指数13.7%,韧性指数仅3.4%[4] - 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2024年均达历史高位,韧性指数自2022年起连续两年下降[4] 供应链韧性分析 - 当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中任一指数下降时,韧性指数都会下降[4] - 只有三者均上升时,韧性指数才会上升,表明需要全面提升发展环境、连接程度和创新能力才能提升韧性[5] - 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不稳定,安全性、稳定性面临较大挑战[4]
创新等四指数值均有所提升 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北京商报· 2025-07-16 13:54
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发布 - 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及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在第三届链博会首日发布 指数矩阵由促进指数 连接指数 创新指数 韧性指数构成 [1] - 2018-2024年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稳定 四个指数值均提升 其中促进指数增长至2.71 连接指数1.56 创新指数2.16 韧性指数1.22 [5] - 指数矩阵以2018年为基期 基期指标值设定为1 通过量化方式直观反映六年变化趋势 [5] 指数构成与设计逻辑 - 促进指数包含基础设施联通度 多双边规则影响度 政策影响度 技术创新度 金融服务保障度5个一级指标 [4] - 连接指数涵盖供应链全链条内部要素 外部影响因素及上中下游连接逻辑3个维度 [4] - 创新指数聚焦供应链内驱动力 包含创新活动 创新投入 创新环境3个一级指标 [4] - 韧性指数从事前预防 事中抵御 事后恢复3个维度构建 包含预防能力 抵御能力 恢复能力指标 [4] 供应链发展趋势分析 - 促进因素占据主流 供应链朝更高效 更具活力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4][5] - 韧性指数增幅最小(1.22)且波动大 反映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仍存挑战 [5] - 韧性提升需协同效应 只有当促进 连接 创新三指数同步上升时 韧性指数才会改善 [5] 政策建议与行业行动 - 建议打造高效联通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供应链运行外部保障 [6] - 呼吁坚持开放包容多边规则 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6] - 提倡制定互利共赢政策 反对保护主义 促进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6] - 需营造创新环境促进要素跨境流动 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6] - 中国贸促会通过智库交流活动提供供应链韧性建设的中国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