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媒体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驾驭新技术,拥抱新场景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用"深度思考"破"信息茧房"。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让受众陷入观点同质化困境,评论的一个重要价 值正在于打破这种封闭性,这是人工智能依赖数据拼接难以实现的"思想穿透力"。用"情感共鸣"补"技 术冰冷"。好的评论既能"讲道理",也能"通人心",而人工智能恰恰缺乏人类独有的温情。用"跨界融 合"拓"传播边界"。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评论,不再局限于文字载体,而是走向"全媒体融合",评论的形 式和内容会发生一些还无法预料的嬗变,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评论工作的"助手",却无法替代人类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对人性的细腻感知。当评论 工作者既能驾驭新技术、适应新场景,又能坚守角色定位、保持人文温度,便能让观点的力量穿越技术 更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智能互联网的浪潮正在重塑舆论场。用人工智能写评论,具有写作效率高、表达方式活、数据能力强等 优势。面对机遇与挑战,评论写作既要坚守思想内核,又要突破形式桎梏,在守正创新中寻找突围路 径。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8日 05 版) (责编:牛镛、袁勃) ...
驾驭新技术 拥抱新场景
人民日报· 2025-09-17 21:53
人工智能在评论写作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 智能互联网重塑舆论场 人工智能在评论写作中具有写作效率高 表达方式活 数据能力强等优势 [1] - 评论写作需在坚守思想内核的同时突破形式桎梏 在守正创新中寻找突围路径 [1] 人工智能与人类评论的差异化比较 - 人类评论通过深度思考破解算法推送造成的信息茧房和观点同质化困境 实现人工智能难以完成的思想穿透力 [1] - 人类评论通过情感共鸣弥补技术冰冷 既能讲道理也能通人心 具备人工智能缺乏的人类独有温情 [1] 智能互联网时代评论形态的演变 - 评论形态从文字载体走向全媒体融合 形式和内容将出现无法预料的嬗变 [1] - 跨界融合拓展传播边界 行业需为评论形态变革做好准备 [1] 人工智能在评论领域的角色定位 - 人工智能可作为评论工作助手 但无法替代人类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人性细腻感知 [1] - 评论工作者需驾驭新技术适应新场景 同时坚守角色定位保持人文温度 使观点力量穿越技术更迭 [1]
5个月电商销售额超1.2亿元!《谢谢你来了》 频受业内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36
核心观点 -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谢谢你来了》通过"故事电商"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构建"内容+电商+公益"生态闭环,2025年1—5月电商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100% [3][10] - 公司以真实情感故事为纽带,通过"大屏讲故事、小屏促效益"的融合路径,将内容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形成可复制的转型范式 [3][13] - 节目从电视IP升级为全媒体品牌IP,覆盖全网超4000万粉丝,抖音账号粉丝2367万,成为全国媒体机构头部账号 [5][9] 战略升级:从电视IP到全媒体品牌的转型路径 - 第一阶段(2016—2020年):立足电视大屏打造优质内容,累计吸引电视观众超5亿人次,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突破100亿次,连续9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期收视前七位 [7][8] - 第二阶段(2020—2023年):构建"1(电视大屏)+8(小屏账号)"全媒体矩阵,全网粉丝超4000万,年发布短视频2000余条,总播放量超84亿,抖音账号粉丝从0到2300万仅用3年 [9] - 第三阶段(2023年至今):创新"故事+电商"模式,2023年销售额破1亿元,2025年1—5月同比增长100%,入选抖音电商2023年度卓越贡献者 [10] 内容策略与用户运营 - 以"感恩、致谢、致敬"为主题,聚焦真实情感故事,短视频《农民闺女》获中国第四届短视频大会乡村振兴类二等奖 [5][7] -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先选择"奋斗""亲情""创业"等主题故事,用户转化率从早期3%—5%提升至13% [13][15] - 采用AI技术实时分析用户互动数据,动态优化直播选品与话术,单品单场成交金额高达4000万元 [17]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情感故事+实时购物"双线驱动,例如清华研究生创业故事带动牛肉馅饼销售超300万元,农村夫妻励志故事推动蚕丝被单品单场成交4000万元 [13] - 坚持"内容优先、真实为基、数据验证"三大原则,拒绝收取坑位费,采用纯佣金合作模式,2024年复播率提高38%,用户流失率下降至5%以下 [15] - 构建"电视大屏+短视频+直播"传播链,电视端设置"扫码即购"入口,单场投入产出比达1.6 [17] 组织架构与技术赋能 - 改革组织架构实现全员新媒体复合化分工,成立内容电商部全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营收超2000万元 [18] - 通过"项目制考核"提升团队协作效率300%,单项人力成本降低40%,整合内容、产业、技术资源形成全链路闭环 [19] - 计划开发AI主播系统实现24小时智能直播,利用区块链存证故事NFT支持公益基金,推动智能化转型 [26] 产业链延伸与社会价值 - 联合高校成立"故事实验室"反向孵化品牌,计划2026年实现文旅收入占比20% [22] - 2024年公益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7000万元,惠及54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3000人 [22] - 开发国际版《Thank You, My Hero》聚焦中国文化元素,计划3年内覆盖东南亚市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