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
icon
搜索文档
Cell子刊:宋尔卫院士团队揭示T细胞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8-27 23:30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 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主要作用但全身分布情况不明确[3] - 宋尔卫院士团队提出效应免疫细胞布控(EICD)概念 指免疫细胞在淋巴结、外周血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启动、激活、循环、募集、浸润和生存过程[6] - CD103+CD8+T细胞在非淋巴组织屏障中数量是循环系统的2-3倍 与实体瘤良好临床预后相关[7] 机制研究 - 肿瘤引流淋巴结中CD103+CD8+T细胞丰度与乳腺癌肺转移无病生存期延长相关[8] - CD103+CD8+T细胞通过CCL25/CCR9信号转导被招募至肺部抑制肿瘤转移[8] - 肺泡巨噬细胞通过CCL25招募CD103+CD8+T细胞但通过IDO1触发T细胞死亡[9] - 肿瘤细胞外囊泡在不同转移阶段动态调控肺泡巨噬细胞极化[9] 治疗潜力 - 增强CD103+CD8+T细胞募集或阻断IDO1可遏制肿瘤肺转移[9] - 重建效应免疫细胞布控(EICD)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在疗效[11]
Cell重磅:华人团队发现,这种常用抗抑郁药物,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生物世界· 2025-05-23 03:16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现状 -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通过拮抗负性免疫调控因子增强抗肿瘤反应的癌症免疫疗法策略 [1] - 截至2024年FDA已批准13种针对实体瘤的ICB疗法,靶向CTLA-4、PD-1、PD-L1或LAG-3 [1] - ICB疗法仅对不到25%的癌症患者有效,需识别更多免疫检查点以开发下一代疗法 [1] SERT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的发现 - UCLA团队发现血清素转运蛋白(SERT)通过耗尽肿瘤内T细胞分泌的血清素抑制CD8 T细胞抗肿瘤反应 [2][11] -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阻断SERT可使肿瘤大小平均减少50%以上 [10] - SSRI治疗显著增强T细胞抗肿瘤能力,在多种癌症小鼠和人类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 [2][11] SSRI与现有疗法的协同效应 - SSRI与抗PD-1单抗联合治疗在小鼠模型中实现肿瘤大幅缩小甚至完全缓解 [15][16] - 临床数据显示肿瘤内SERT表达与多种癌症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 [12] - 约20%癌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主要为SSRI),为研究SSRI改善预后提供独特机会 [18] 药物再利用的经济价值 - 新癌症疗法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平均成本约15亿美元,而药物再利用仅需约3亿美元 [19] - SSRI作为已获FDA批准的安全药物,可大幅缩短癌症治疗方法的开发周期 [19] - 团队计划开展临床试验比较服用SSRI与未服用癌症患者的治疗结果 [17][18] 血清素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 -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高表达调控血清素的分子(如MAO-A和SERT) [6][9] - SSRI通过增加杀伤性T细胞获取血清素信号的机会激活其抗肿瘤功能 [14] - 血清素不仅是神经递质,还参与消化、代谢和免疫等生理过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