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中暑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今日入伏,带你看各地如何以“凉”策应对“烤题”
央视网· 2025-07-20 13:10
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 高温高湿环境可能导致血压、血糖波动,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影响显著[3] - 中暑风险不仅存在于户外,密闭不通风的室内环境如健身房、居家环境同样高危[3] - 先兆中暑信号包括头晕、头疼、乏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和皮肤灼热感,需及时休息降温[5] 公共纳凉设施建设 - 河北石家庄人防工程纳凉点温度仅20℃,相比地上35℃高温显著降温[9] - 河北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指导各市利用人防工程开设避暑纳凉场所[9] - 通山工程纳凉点通过动画、投影等技术打造20多处互动场景,日均接待千余名市民[9] 电力保供措施 - 浙江7月16日最高用电负荷达1.2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12] - 通过"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跨区域输送其他省份富余电力[12] - 国网浙江电力采用"虚拟电厂"整合分散负荷资源,实现市场化调节和供需平衡[14] 电力行业技术创新 - 盐城供电公司实施不停电作业736次,同比增长35%,减少停电影响超32万户[16] - 配备中压、低压发电车和49台发电机,实现应急供电零感知[16] - 襄阳供电公司研发智能降温背心,内置循环管道和小型压缩机,可将绝缘服内温度从50℃显著降低[20] 高温作业管理 - 枣阳市供电员工在50℃地表温度下进行高空带电作业,采用无人机巡视使故障排查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17][20] - 郑州建设项目采用"抓两头、歇中间"错峰施工模式,避开10:30-15:00高温时段[24] - 河南6月起落实高温津贴政策,明确区分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的法律性质[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