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儿童肥胖
icon
搜索文档
突破!Nature揭秘:儿童肥胖干预迎来"行为塑形"新时代,告别传统"体重数字"困局
GLP1减重宝典· 2025-08-15 03:47
全球儿童肥胖现状 - 截至2022年全球约37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占该年龄段总人口5.6% [6] - 澳大利亚儿童超重肥胖率高达19.3% [6] - 童年肥胖一旦形成往往伴随终生,逆转极为困难 [6] 肥胖成因复杂性 - 肥胖是多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包括生命早期特有因素和全生命周期共有因素 [7] - 影响因素分为可调节因素(如健康行为)、表面不可调节因素(如遗传背景)、明确因果关系因素(如热量摄入)和风险标志物(如出生体重) [7] - 个人、社会文化和环境系统层面因素相互交织形成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7] 生命早期2000天概念 - 2025年1月《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提出"生命早期2000天"概念(从孕期至5岁) [10] - 此阶段被定义为肥胖防控的决定性窗口期,是代谢编程关键期和健康行为养成黄金窗口 [11] - 传统"生命早期1000天"概念被扩展至2000天 [11] 孕期与哺乳期干预 - 孕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及孕期过度增重会显著增加子代肥胖风险 [12] - 肥胖母亲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会导致后代代谢功能编程异常 [12] - 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增长是预防儿童肥胖的第一道防线 [12] 饮食模式优化策略 - 长期母乳喂养儿童在18岁前BMI轨迹明显低于短期母乳喂养者 [13] - 过早引入固体食物(4月龄前)可能增加能量摄入和肥胖风险 [13] - 建议6月龄后引入多样化健康食物,优先选择蔬菜和水果 [13] 肠道菌群作用机制 - 肠道微生物失衡和多样性下降是肥胖发展的潜在驱动因素 [14] - 体重增加导致肠道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率升高,此现象始于生命早期 [14] - 生命早期营养和身体活动会影响儿童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功能 [14] 多维度干预策略 - 成功干预策略应聚焦可持续行为改变而非短期体重减轻 [15] - 以家庭为中心的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儿童饮食质量和活动水平 [15] - 学校干预需整合健康饮食教育、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和改善校园食品环境 [15] 未来发展方向 - 精准化干预将根据基因背景、肠道菌群特征和家庭环境定制个性化方案 [17] - 数字技术(如移动健康应用、可穿戴设备)将实现实时监测和反馈 [17] - 系统性变革需要政策制定者、食品行业、教育系统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 [17] 分阶段体重管理措施 - 妊娠期需控制孕前体重、管理妊娠糖尿病并提供戒烟支持 [18] - 婴儿期(0-6月龄)需建立回应式喂养方式、坚持母乳喂养并延迟至6月龄引入固体食物 [18] - 幼儿期(1-3岁)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安全运动环境和避免添加糖 [18] - 学龄前期(4-7岁)需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定期监测BMI并融入结构化体育活动 [18]
美媒:为有效遏制儿童肥胖等问题,墨西哥“封杀”校园垃圾食品
环球时报· 2025-03-30 22:43
然而,禁令的实施却面临挑战。《墨西哥日报》称,2024年的一份数据显示,该国98%的学校仍在销售 垃圾食品,95%的学校售卖含糖饮料,79%的学校出售碳酸饮料。 此外,墨西哥许多学校门口都聚集着售卖薯片、糖果的摊贩,且77%的学校报告校外有摊贩出售垃圾食 品,因此如何监管校外垃圾食品销售可能仍是一个难题。儿童治疗专家德莱昂表示:"短期内可能很难 全面禁止垃圾食品,但长期来看,这项政策将带来积极的健康效益。" 美联社称,根据墨西哥政府统计,该国1/3的儿童已经被认为超重或肥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的报告称,墨西哥儿童肥胖问题已进入紧急状态,该国儿童对垃圾食品的消费量堪称拉丁 美洲之最,其日均摄入热量中,有40%来源于此类不健康食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林枫】美联社30日报道称,为有效遏制儿童超重、肥胖及糖尿病等问题,墨西 哥政府发起的一项在全国学校禁止售卖垃圾食品的禁令于3月29日正式生效。在宣布该禁令成为法律 后,墨西哥公共教育部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再见,垃圾食品!"还鼓励家长支持政府的倡议,为孩子 提供健康膳食。 据报道,垃圾食品禁令源于去年9月底公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通用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