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申报

搜索文档
当心!涉税“三假”就在身边:教你一眼识别,合规经营有保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2:54
涉税"三假"违法行为定义 - 假企业指无实际经营业务、仅用于虚开发票的空壳企业,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或偏远地区监管宽松条件注册 [5][6] - 假出口指无实际出口业务,通过伪造报关信息、购买增值税发票或黑市购汇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 [5][9] - 假申报指通过材料造假、阴阳合同或虚增成本等方式骗取税收优惠或偷逃税款 [5][10] "三假"违法行为特征 - 企业常设立在税收优惠地区或监管宽松偏远地区,通过伪造身份信息、虚构场所批量注册 [14] - 组织机构不健全,无实际办公场所和必要工作人员,缺乏生产经营设备 [14] - 无实际经营业务,资金异常,虚开发票后虚构交易记录并通过关联账户回流资金 [14] - 虚开发票后不申报纳税即走逃,或取得虚开发票虚增进项税额和成本 [14] 行政处罚标准 - 假企业虚开发票金额≤1万元罚≤5万元,>1万元罚5-50万元 [18] - 假出口骗取退税追缴税款并处1-5倍罚款,可暂停出口退税资格 [22] - 假申报偷逃税追缴税款加滞纳金,处0.5-5倍罚款 [28] 刑事处罚标准(2024新司法解释) - 假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0万元<50万元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20万元罚金 [18] - 假企业虚开税款数额≥50万元<500万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 [18] - 假企业虚开税款数额≥500万元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18] - 假出口骗税数额≥10万元<50万元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税款1-5倍罚金 [24] - 假出口骗税数额≥50万元<500万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骗税款1-5倍罚金 [24] - 假出口骗税数额≥500万元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骗税款1-5倍罚金或没收财产 [24][25] - 假申报逃税数额≥10万元<50万元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8][29] - 假申报逃税数额≥50万元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8][29] 企业合规经营建议 - 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规范发票开具、取得和使用流程 [32] -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交易真实性和发票来源合法 [32] - 规范财务管理,如实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杜绝多套账行为 [32] - 出口企业需确保业务真实合法,严格遵守退税管理规定并加强内部审核 [32] - 加强税务政策学习,如实申报纳税并配合税务机关征管工作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