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

搜索文档
齐鲁银行济南金牛支行成功堵截一起“保健品”诈骗案
齐鲁晚报· 2025-08-12 09:19
事件概述 - 齐鲁银行济南金牛支行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客户的保健品诈骗案件 客户徐先生计划转账6000元购买名为"生命素"的非正规药品 经银行工作人员与警方联合劝阻后意识到受骗 [1][2] 银行风险管控措施 - 银行工作人员主动询问老年客户转账用途并识别可疑特征 包括"治病防病"宣传话术和特定微信群聊记录 [1] - 支行行长 营业室主任及大堂经理启动快速响应机制 将客户引导至贵宾室进行深入沟通 [1] - 银行启动警银联动机制 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到现场协同处理诈骗案件 [1] 诈骗案件特征 - 诈骗团伙通过微信群聊形式推销所谓"生命素"药品 宣称具有"治病防病"功效 [1] - 经警方核实该微信群属于诈骗群组 推销产品非正规药品且销售行为存在明显欺诈特征 [1] 银行服务与社会认可 - 客户徐先生感谢银行帮助其避免6000元资金损失 认可银行负责专业的态度 [2] - 辖区民警高度评价银行快速反应和精准识别风险能力 希望持续深化警银合作机制 [2] 消费者保护提示 - 警惕宣称"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保健品 购买药品需认准正规医疗机构和药店 [3] - 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进行大额转账 大额支出需与家人沟通或向银行警方咨询 [3] - 不随意加入不明来源的微信群 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3] - 办理转账业务时配合银行"三问一确认"流程 包括问汇款用途 汇款对象及确认账户信息 [3] - 遇疑似诈骗情况应立即告知银行工作人员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4]
免费鸡蛋变天价骗局!“保健品”收割老年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01:47
保健品销售套路 - 商家通过免费赠送鸡蛋、大米吸引老年人进群,并在线上直播间售卖廉价生活用品,随后筛选目标客户进行高价保健品推销 [13] - 老年人被划分为4个会员等级(A-D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待遇,A级客户可获赠鸡蛋面粉油盐及免费旅游,D级仅获赠鸡蛋 [14] - 线下培训课单场成交金额可超20万元,例如20多名老人参加2小时课程后成交金额达20万 [15] 产品问题 - 商家销售的高价保健品实际为普通食品,例如"希欣康红曲植物甾醇硒精华片"包装标注为"压片糖果",无保健食品标识 [2][5] - 电商平台标价500-700元的"野因氏胶囊生命素",商家以2000元高价卖给老年人,有老人单次购买8盒 [10] - 产品宣传涉嫌违规,例如"野因氏胶囊生命素"标注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辅助抑制肿瘤",违反《广告法》关于保健食品不得宣称疾病治疗功能的规定 [11] 营销手段 - 商家采用隐蔽性强的线上培训课,每日更换密码规避监管,直播间内避免使用敏感词汇 [19] - 推销人员通过长期情感陪伴获取老年人信任,甚至在被揭穿后仍有老人维护商家 [20] - 店铺货架摆放合格农产品作为伪装,高价保健品不陈列且无明码标价,增加执法取证难度 [18] 行业监管现状 - 商家利用普通食品与保健品的外观相似性进行虚假宣传,但产品本身不直接构成违法,监管部门需取证虚假宣传行为才能处罚 [20] - 消费者维权难点在于老年人拒绝指证商家,甚至主动维护商家,导致取证困难 [21]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强调食品不得宣传疾病治疗功能,提醒警惕"免费"陷阱和夸大宣传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