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卫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2 23:19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15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2022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在上海、浙江、湖北、贵州和海南先行先试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 作为体卫融合工作的重要实践应用场景,为居民提供体质与健康测评、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康复等服 务,通过先行先试为运动促进健康工作积累经验。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共有22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陆续投入运营。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负责人介绍,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运动促进健康工作仍存在健身需求与健康服务衔 接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地 方实践取得一定突破的前提下,国家层面缺少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在此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牵 头开展了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跨部门协同不足、规范标准尚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亟待加强等重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究分析,为各地高质量推进体卫融合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该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坚持"预防优先、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统筹兼顾"的原则,系统推进建成运动 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人才、科研、数智、产业等支撑体系建设,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以运 ...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8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亮)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印发《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旨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民健身和全民 健康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运动促进健康需求。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负责人介绍,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运动促进健康工作仍存在健身需求与健康服务衔 接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地 方实践取得一定突破的前提下,国家层面缺少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在此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牵 头开展了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跨部门协同不足、规范标准尚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亟待加强等重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究分析,为各地高质量推进体卫融合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该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坚持"预防优先、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统筹兼顾"的原则,系统推进建成运动 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人才、科研、数智、产业等支撑体系建设,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以运 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建设为抓手,推广主动健康理念,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和科学研究,推动构建"运动 健康+"业态融合体系,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为推动运动促 ...
请来运动处方师当健身私教
苏州日报· 2025-08-30 23:24
行业趋势 - 苏州多家医院 社区 机构开设减重门诊或体重管理营 全民减重热潮兴起 [1] - 体卫融合模式成为行业创新方向 医院与体育科研机构 高校联手开展体重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7] 服务模式创新 - 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创建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 提供监测-评估-干预-管理全链条健康服务 [2] - 创新推出90天运动促进健康管理服务包 采用三师共管团队模式(专科医师 运动处方师 营养师) [2] - 线上线下并行运动指导模式 提供居家锻炼 小班课程及运动处方师一对一陪练服务 [2][3] - 医保支付创新 支持刷医保卡个人账户支付运动处方服务 每次180元 [3] 项目运营成果 - 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减重挑战赛设四大特色战队 30天吸引112人报名 98人完赛 [4] - 累计减重957.3斤 人均减重9.8斤 运动队个人减重比例达17.6% 营养队人均减重15.6斤 [4] - 苏州市体育监管保障中心和市民健身中心开展两期减重活动 因科学运动指导优势导致名额异常抢手 [5] 行业挑战 - 体重管理需要长期坚持 减重难且维持更难 需通过社群化管理提升参与者黏性 [6] - 组团参与效果显著优于单兵作战 企业员工组团参与形成互助激励模式 [6] - 人力与收费成为行业瓶颈 部分依赖第三方机构的服务费用较高 持续投入人群有限 [6]
江苏开设619个体重管理门诊!多家医疗机构解锁享“瘦”新模式
扬子晚报网· 2025-08-25 09:05
政府政策与行业推动 - 江苏省持续推进医疗机构体重管理门诊建设 实现全省521家医疗机构设立619个体重管理门诊 覆盖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及儿童、中医医院 [1] - 政府加强跨部门协作 建立教育、体育等部门联动机制 推进医教协同和体教融合 系统开展肥胖防控宣传教育 [10] - 推动智能化技术应用 鼓励开发超重肥胖快速评估工具、智能餐盘及可穿戴设备等健康支持性工具 [11]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 江苏省人民医院首创体重管理联合门诊 整合营养科、康复科、减重外科及体检中心四大专科 实现一站式多学科协同诊疗 [3] - 南京市中医院构建"1+N"标准化健康体重管理模式 "1"指核心平台包含3个专项门诊 "N"涵盖中医功法、穴位埋线等拓展性专病门诊 [4][7] - 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多病共管模式 常州市社区服务中心整合脂肪肝科、糖尿病专科等8个科室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 [7][9] 诊疗技术与服务特色 - 采用个性化干预方案 通过饮食问卷、体适能检测等定制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 动态调整干预策略 [6][9] - 融合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 运用中药汤饮方、平衡罐治疗等中医手段 结合数字医疗平台和智能膳食管理系统 [6][7][10] - 开展多场景服务 包括燃脂减重训练营、企事业单位示范区建设及传统功法线上指导 提升群众参与度 [7] 患者成效与案例 - 跨省就诊患者125公斤(250斤) 通过联合门诊获得四位专家协同诊疗 建立减重信心 [3] - 备孕患者经两个月干预体重下降3公斤 血压血糖指标改善 并成功受孕 [10] - 运动指导室实现全流程科学管理 根据体能变化动态调整运动方案 确保干预精准有效 [6]
苏州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探索出体卫融合“苏式路径”
苏州日报· 2025-08-08 23:51
苏州市体卫融合发展战略 - 苏州市体育部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探索体卫融合的"苏式路径",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1] - 江苏省2021年启动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苏州已有8家单位获评省级中心,数量居全省前列 [2] - 2023年苏州开展市级试点建设,要求场地150平方米以上,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首批7家单位入选 [2] 金鸡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营模式 - 中心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运动促进健康专区面积超1000平方米,划分三大功能区域 [3] - 配备人体成分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及多样化健身器材,拥有10名全科医生+4名省级运动处方师的核心团队 [3] - 提供免费建档检测10余项指标,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2022年以来已为1000多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4][5] 标准化建设与创新服务 - 苏州2023年率先出台两项地方标准:《建设指南》和《运营服务规范》 [5] - 创新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每周4次),开发智能化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指导 [4] - 将体医融合项目纳入医保目录,"运动医学指导"列为收费项目 [6] 专业资源下沉与热点服务 - 新成立的苏州市体育监管保障中心整合3家单位资源,组建含运动医学/营养学专家的"苏体监保"专家库 [6] - 聚焦体重管理与疼痛管理两大热点,开展减重训练营(含国家级健康管理师等专业团队),报名火爆 [7] - 历史布局包括全国首个运动云医院、三甲医院全覆盖运动康复门诊等 [6]
枣庄|枣庄承办全国康复医学盛会
大众日报· 2025-06-20 00:52
行业盛会与选址背景 - 第十三届康复医疗机构高级管理者培训班暨枣庄市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将于6月21日至22日在枣庄举行[2] - 选址枣庄源于其在医养结合与康复医学领域数十年的实践积累与创新成果[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于1996年率先建设老年康复中心开展医养结合业务成为国内首批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的机构[2] - 2013年推出"一院多区"模式组建五个医养结合分支机构推进康复全院化建设实现"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2] - 2015年成立康复医学科2020年在新城院区设立康复医学中心引进高端设备设置脑病康复儿童康复等亚专科群[3] - 2023年成立山东省第二家市级体育医院开展脊柱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项目获省级示范与优秀试点称号[3] - 2024年加挂枣庄市老年病医院枣庄市康复医院牌子形成以老年康复为基础智能康复为引领的特色模式[3] 服务模式与管理创新 - 服务模式从单一"全托型"拓展为医康养护一体化社区嵌入康护指导大数据健康促进智慧型服务四种模式[4] - 管理上通过PPP模式和全面托管组建医康养服务联合体将医联体延伸至康复医疗与养老护理领域[4] 技术融合与学科建设 - 整合多学科资源成立医学心理中心与康复医学中心前者开设失智病房后者融合高压氧针灸等10余项中西医技术[5] - 在全省医养机构中率先开设HDU病房与安宁疗护病房实现康复医学与重症医学精神医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5][6] 行业认可与标杆地位 - 公司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等荣誉[4] - "一院多区"医养结合模式医康养护综合体模式体卫融合康复模式被全省推广[4]
广东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超500场赛事点燃南粤运动热情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9 08:28
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概况 - 广东将在6月10日前后密集开展超500场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推动"体育强国"理念并助力健康广东建设 [1] - 活动以"区域协同、特色鲜明、覆盖全龄"为亮点,构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异化发展格局 [1] 珠三角地区活动特色 - 深圳市推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通过专业指导提升科学健身水平 [1] - 珠海市举办第十一届市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健身理念 [1] - 惠州惠阳区举办第二十一届"体彩杯"青少年围棋锦标赛,推动体育与智力运动融合 [1] 粤东西北地区活动特色 - 韶关举办龙舟邀请赛,再现传统民俗魅力 [1] - 河源举办标准舞·拉丁舞锦标赛,主题为"共舞万绿湖",融合自然景观与体育美学 [1] - 梅州市开展社区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拉近体育与居民距离 [1] - 连南举办县级拔河赛,作为"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重要场次,激发乡村活力 [1] 主会场活动安排 - 6月14日至15日,主会场活动暨2025年广东省定向联赛(潮州饶平站)将在饶平县柘林镇举行 [2] - 饶平通过"体育+文化+旅游"模式展现独特魅力,开幕式特邀十五运会群众组广东定向项目冠军亮相 [2] - 太极拳、广场舞、武术等本土体育文化展演同步上演,彰显潮州文化底蕴 [2] 活动社会价值 - 活动释放体育的经济、社会、文化多元价值,推动"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3] - 全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公园提供运动康复和科学健身指导 [3] - 部分赛事设置体质监测点,为市民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 [3] - 广东正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3]
研判2025!中国疾病防控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赋能“体卫融合”,为疾病防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7 02:17
疾病防控行业概述 - 疾病防控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包括流行病学监测、防疫宣传、疫苗接种等,旨在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3] - 有效的疾病防控能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 - 行业受益于教育水平提升、信息传播便捷以及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重视,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1][13]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2020-2022年中央财政疾控项目经费从175.26亿元增长至203.8亿元,2023年短暂下降后2024年恢复至208.81亿元(同比+18.06%) [1][13] - 2023年《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中国疾控中心核心职能,包括科研、全球合作等 [5] - 2024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2024—2025年)》强调科技创新,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技术攻关 [5] 行业规模与现状 - 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数量2023年达峰值1870.51万例,2024年下降,2025年1-2月为528.04万例 [7]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量从2021年3376个增至2024年3429个,完善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11] - 技术进步(生物技术、基因检测、大数据)提升早期诊断和疫情预测效率 [1][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化学/生物原料)和研发机构(疾病预防/诊断技术) [9] - **中游**:药品、疫苗、诊断试剂及医疗设备生产商 [9] - **下游**:医疗机构(公立/民营医院、诊所)提供疾病预防与治疗服务 [9]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复星医药(制药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289.24亿元,-4.29%)、康泰生物(疫苗业务2024年免疫规划疫苗收入0.61亿元,+144.07%)等 [15][17][19] - 企业通过创新产品(如复星医药的抗体/ADC平台)和国际化布局竞争 [17][19] 未来趋势 - **慢性病管理**:慢性病占死亡原因88%,需求增长推动全程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21] - **技术创新**: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提升监测预警和决策效率 [22] - **体卫融合**:政策推动运动预防疾病,如2024年《健康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体卫融合 [23]
体卫合力,国民体质监测守护民众“大健康”
新华社· 2025-05-12 13:48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展 - 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配备骨密度测试仪、体成分测试仪等设备,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每年超过8000人参与测试 [1] - 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设置健康义诊专门区域,邀请医疗专家团队坐诊,提供"体+医"一站式健康服务 [1] - 山东省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正式启动,各地探索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模式 [2] 企业健康管理实践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厂区建设20多处体育健身场馆,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及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 [2]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定期组织职工运动会、工间操等活动,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理念 [2] - 国民体质监测帮助企业量化分析职工健康状况,优化健康管理举措,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2] 社区健康服务创新 - 烟台市芝罘区世通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科学健身驿站,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提供"体+医"健康服务 [3] - 该中心已开具运动处方200余份,为350多名老年人进行体卫融合健康评估 [3]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智能化运动干预平台"健康益伴"对运动动作进行精准监测打分,确保规范安全 [3] 行业发展方向 - 体卫融合被定位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事业,是长期系统工程 [3] - 相关部门将继续总结体卫融合典型模式,加强制度设计,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 [3] -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地方力量 [3]
苏州市体育监管保障中心揭牌 让市民享受“家门口的科学健身服务”
苏州日报· 2025-05-01 00:25
苏州市体育监管保障中心成立 - 苏州市体育监管保障中心于4月30日揭牌成立,由原苏州市体育中心、市体育市场管理处和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整合组建,旨在打造集市场监管、体育科研交流、保障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1] - 该中心与苏州城市学院共建"苏州市体育健康服务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围绕人才共育、实践基地共建深化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指导、运动促进健康等项目 [1] - 目标是推动优质体育资源落地,让市民享受"家门口的科学健身服务",并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1] 苏州城市学院体育健康领域布局 - 苏州城市学院成立校级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旨在培养适应康养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 该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系统性融入《健康管理学》等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既懂健康理论又具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 - 此次与苏州市体育监管保障中心合作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 [2] 体育健康服务联合实验室专家资源 - "苏体监保"专家库和专家工作室发布,聚焦"体重管理"与"疼痛管理"两大社会健康热点 [2] - 专家库汇聚运动康复学、运动医学、营养学、科学健身等领域专家,将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 [2] - 目标是为市民提供科学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打造"体卫融合"苏州样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