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动量因子

搜索文档
因子手工作坊系列(3):动量因子改进之“方向动量”
西部证券· 2025-09-15 07:0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中期动量因子(MOM)**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Jegadeesh和Titman的经典研究,通过计算股票过去一段时间(剔除最近一个月)的累计收益率来捕捉动量效应[9][1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于股票i在t月的中期动量因子,计算公式为: $$M O M_{i,t}^{M}=\prod_{k=t-12}^{t-2}\left(1+r_{i,k}\right)-1$$ 其中,$r_{i,k}$表示股票i在k月的收益率[12] 2. **因子名称:短期动量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考虑到A股市场风格轮动较快,将计算窗口缩短以捕捉短期动量效应[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于股票i在t月的短期动量因子,计算公式为: $$M O M_{i,t}^{s}=\prod_{k=t-6}^{t-2}\left(1+r_{i,k}\right)-1$$ 其中,$r_{i,k}$表示股票i在k月的收益率[18] 3. **因子名称:方向动量因子(D-MOM)** **因子构建思路**:借鉴《Directional Information in Equity Returns》一文,通过线性概率模型预测收益率的方向而非数值,以提升稳健性并抵御"动量崩溃"[10][24][2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每个股票构建线性概率模型,模型公式为: $$\begin{array}{c}{{r_{i,t}^{+}=\delta_{0}+\delta_{1}V_{i,t-1}+\delta_{2}r_{m,t-1}+\beta_{+}^{m}P_{i,t-1}^{m}+\beta_{+}^{w}P_{i,t-1}^{w}+\beta_{+}^{d}P_{i,t-1}^{d}+\beta_{-}^{m}N_{i,t-1}^{m}+\beta_{-}^{w}N_{i,t-1}^{w}}}\\ {{+\beta_{-}^{d}N_{i,t-1}^{d}+u_{i,t}}}\end{array}$$ 其中,$r_{i,t}^{+}$是哑变量(收益率大于0取1,否则取0);$V_{i,t-1}$是滞后一期的特质方差(CAPM模型残差的方差);$r_{m,t-1}$是滞后一期的市场收益率;$P_{i,t-1}^{m}$, $P_{i,t-1}^{w}$, $P_{i,t-1}^{d}$ 分别是月度、周度、日度的正收益持续期(最长持续期为12月/周/天);$N_{i,t-1}^{m}$, $N_{i,t-1}^{w}$, $N_{i,t-1}^{d}$ 分别是月度、周度、日度的负收益持续期(最长持续期为12月/周/天)[25] 模型输出的预测值即为股票i在t时刻收益率大于0的概率,称为概率得分(Probability Score, PS),记作方向动量(D-MOM)因子[26] 4. **因子名称:增强方向动量因子(增强D-MOM)** **因子构建思路**:在原始方向动量因子基础上,加入个股自身的历史收益率作为自变量,以捕捉个体动量/反转特征,提升预测有效性[3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线性概率模型扩展为: $$\begin{array}{c}{{r_{i,t}^{+}=\delta_{0}+\delta_{1}W_{i,t-1}+\delta_{2}r_{m,t-1}+\delta_{3}r_{i,t-1}+\beta_{4}^{m}P_{i,t-1}^{m}+\beta_{4}^{w}P_{i,t-1}^{w}+\beta_{4}^{d}P_{i,t-1}^{d}+\beta_{4}^{m}N_{i,t-1}^{m}}}\\ {{+\beta_{2}^{w}N_{i,t-1}^{w}+\beta_{4}^{d}N_{i,t-1}^{d}+u_{i,t}}}\end{array}$$ 其中,新增自变量$r_{i,t-1}$表示股票i滞后一期的收益率,其余变量定义同方向动量因子[35] 模型输出的概率得分(PS)即为增强方向动量(D-MOM)因子[35] **因子评价**:该因子有效改进了A股传统动量因子失效的困境,具备更好的收益分布特征和更低的极端风险概率,能有效抵御"动量崩溃"[36][42][4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期动量因子(MOM)** IC均值:0.019[13] 年化ICIR:0.30[13] IC>0概率:59%[13] 多空年化收益率(等权):-1.00%[13] 多头年化超额收益率(等权):2.80%[13] 多空组合收益风险比:-0.10[13] 2. **短期动量因子** IC均值:0.011[35] 年化ICIR:0.20[35] IC>0概率:60%[35] 多空年化收益率(等权):-10.80%[35] 多头年化超额收益率(等权):-3.00%[35] 多空组合收益风险比:-0.24[35] 3. **方向动量因子(D-MOM)** IC均值:0.059[33][35] 年化ICIR:1.39[33][35] IC>0概率:86%[33][35] 多空年化收益率(等权):21.40%[35] 多空年化收益率(市值加权):25.10%[35] 多头年化超额收益率(等权):11.50%[35] 多头年化超额收益率(市值加权):12.30%[35] 多空组合收益风险比(等权):1.66[35] 多空组合收益风险比(市值加权):1.35[35] 4. **增强方向动量因子(增强D-MOM)** IC均值:0.064[36][41] 年化ICIR:1.40[41] IC>0概率:86%[36][41] 多空年化收益率(等权):25.40%[41] 多空年化收益率(市值加权):26.40%[41] 多头年化超额收益率(等权):15.10%[41] 多头年化超额收益率(市值加权):12.80%[41] 多空组合收益风险比(等权):1.84[41] 多空组合收益风险比(市值加权):1.58[41] 月收益率偏度:0.72[43] 月收益率<-10%的概率:0.5%[43]
金工定期报告20250903:“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绩效月报-20250903
东吴证券· 2025-09-03 08:33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7]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日内与隔夜各自的价量关系,分别对日内因子、隔夜因子进行改进,再重新合成新的动量因子[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将交易时段切割为日与夜,分别探索各自的价量关系[7] - 在以往"动量因子切割"研究的基础上,加入"成交量"的信息,挖掘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差异[7] - 分别构建日内因子和隔夜因子,并进行改进后重新合成[7] **因子评价**:选股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动量因子,稳定性较好[6][7] 因子回测效果 1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全市场,2014年2月至2025年8月)[1][7] 年化收益率:17.93%[1][14] 年化波动率:8.73%[1][14] 信息比率(IR):2.05[1][14] 月度胜率:76.98%[1][14] 月度最大回撤率:9.07%[1][14] 2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回测期2014/01/01-2022/07/31)[7] IC均值:-0.045[7] 年化ICIR:-2.59[7] 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22.64%[7] 信息比率:2.85[7] 月度胜率:83.33%[7] 最大回撤率:5.79%[7] 3 **8月份因子表现**(2025年8月)[1][10] 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9.49%[1][10] 10分组空头组合收益率:9.58%[1][10] 10分组多空对冲收益率:-0.10%[1][10] 4 **传统动量因子**(2014/01/01-2022/07/31期间,以20日收益率为例)[6] 10分组多空对冲信息比率:1.09[6] 月度胜率:62.75%[6] 最大回撤:20.35%[6]
金工定期报告20250701:“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绩效月报-20250701
东吴证券· 2025-07-01 12:3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因子构建思路:基于日内与隔夜各自的价量关系,分别对日内因子、隔夜因子进行改进,再重新合成新的动量因子[6][7];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将交易时段切割为日与夜两个部分,分别探索各自的价量关系,在传统动量因子基础上加入成交量信息进行修正[7];因子评价:选股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动量因子[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2014/02-2025/06),年化收益率18.15%,年化波动率8.79%,信息比率2.07,月度胜率77.37%,最大回撤率9.07%[1][7][14] 2.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2014/01/01-2022/07/31),IC均值-0.045,年化ICIR-2.59,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22.64%,信息比率2.85,月度胜率83.33%,最大回撤率5.79%[6] 3.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2025年6月),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6.19%,10分组空头组合收益率6.71%,10分组多空对冲收益率-0.52%[1][10] 传统动量因子对比 1. 传统动量因子(2014/01/01-2022/07/31),10分组多空对冲信息比率1.09,月度胜率62.75%,最大回撤20.35%[6]
金工定期报告20250604:“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绩效月报
东吴证券· 2025-06-04 0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在2014年2月至2025年5月全体A股(剔除北交所股票)中,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18.37%,年化波动率为8.79%,信息比率为2.09,月度胜率为77.94%,月度最大回撤率为9.07% [1][7][13] - 5月份“殊途同归”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为4.00%,空头组合收益率为5.90%,多空对冲收益率为 -1.90% [1][10] - 新动量因子选股模型基于日内与隔夜价量关系改进因子再合成,回测期2014/01/01 - 2022/07/31内,新因子IC均值为 -0.045,年化ICIR为 -2.59,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22.64%,信息比率为2.85,月度胜率高达83.33%,最大回撤率仅为5.79%,选股能力优于传统动量因子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绩效回顾 - 动量因子是量化投资常用选股因子,A股市场动量因子反转效应不稳定,如2014/01/01 - 2022/07/31期间,传统动量因子10分组多空对冲信息比率为1.09,月度胜率为62.75%,最大回撤为20.35%,2017年上半年几乎失效 [6] - 东吴金工团队曾提出“凤鸣朝阳”“枯树生花”等改进传统动量因子方案 [6] - 报告在“动量因子切割”研究基础上加“成交量”信息,挖掘日内与隔夜价量关系特征与逻辑,用于甄别动量因子信号强弱 [7] - 2019年9月发布报告构建“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2014年2月至2025年5月,该因子在全体A股(剔除北交所股票)中,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18.37%,年化波动率为8.79%,信息比率为2.09,月度胜率为77.94%,月度最大回撤率为9.07% [7]
金工定期报告20250604:“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绩效月报-20250604
东吴证券· 2025-06-04 05:3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日内与隔夜各自的价量关系,分别对日内因子、隔夜因子进行改进,再重新合成新的动量因子[6][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将交易时段切割为日与夜,分别探索各自的价量关系 - 对日内因子和隔夜因子分别进行改进,具体改进方法未详细说明 - 将改进后的日内因子和隔夜因子重新合成为新的动量因子[7] **因子评价**:选股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动量因子,稳定性较好[6][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日与夜的殊途同归"新动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18.37%[1][7][13] - 年化波动率:8.79%[1][7][13] - 信息比率(IR):2.09[1][7][13] - 月度胜率:77.94%[1][7][13] - 月度最大回撤率:9.07%[1][7][13] - IC均值:-0.045[6] - 年化ICIR:-2.59[6] - 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22.64%[6] - 10分组多空对冲信息比率:2.85[6] - 10分组多空对冲月度胜率:83.33%[6] - 10分组多空对冲最大回撤率:5.79%[6] 2. **5月份表现** - 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4.00%[1][10] - 10分组空头组合收益率:5.90%[1][10] - 10分组多空对冲收益率:-1.90%[1][10] 对比数据 1. **传统动量因子(20日收益率)** - 信息比率:1.09[6] - 月度胜率:62.75%[6] - 最大回撤:2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