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读懂“提倡多种树,少种草”的深意
新华日报· 2025-07-26 08:28
城市绿化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多种树、少种草"的绿化理念,核心目标是解决老百姓在高温天气下的遮荫需求 [1] - 树木相比草坪具有显著遮阳效果,能降低体感温度,直接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如老人乘凉、快递员休息等场景) [1] - 福州和南京作为典型案例,证明梧桐等高大乔木能有效缓解三伏天城市热岛效应 [1] 城市治理价值观 - 绿化方式选择反映"为谁而种"的治理逻辑,需优先考虑居民实际需求而非美观指标 [2] - 正确政绩观体现为:用"不挨晒"替代"绿化覆盖率"等数字指标,用"遮荫功能"替代"绿地毯"视觉效果 [2] - 类似治理细节包括盲道设计、公交站座椅、老旧小区扶手等民生设施 [2] 基层治理方法论 - 政策制定需通过深入基层获取真实需求,避免因办公环境隔离导致决策偏差(如空调房无法感知树荫价值) [2] - 治理成效应通过居民自然体验(如盛夏绿荫)而非宣传数据来验证 [2] 政策深层意义 - "不让老百姓挨晒"的指示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3] - 绿化决策细节反映主政者是否真正关注民生痛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