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新趋势

搜索文档
如何打造特色与持久竞争力兼具的产业体系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0
核心观点 - 各地需在"十五五"规划中立足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重点从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扩围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入手优化产业政策 形成区域特色与全国协同的产业新格局 [1] - 当前地方产业规划存在概念化 趋同化 重新兴产业轻传统产业 重制造业轻服务业 忽视企业需求五大误区 [2][3][4][5][6] - 产业发展呈现数字经济催生"三段式"结构 产业类型动态转换 终端需求成为牵引 流量成为关键变量四大新变化 [7][8][9][10][11] - 建议地方革新理念 从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精准布局 服务业发展 招商引流优化 企业参与度提升五大着力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2][13][16][18][21][23] 产业规划误区 - 产业规划概念化:21省将量子科技纳入"十四五"规划但不足半数出台具体方案 规划与实际布局脱节 [2] - 产业政策趋同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盲目对标东部产业方向 导致全国政策趋同和招商内卷 [3] - 过度追求高精尖产业:16省市部署人形机器人 超10地建立产业基金 但传统产业升级被忽视甚至遭遇"一关了之" [4] - 重制造业轻服务业:规划缺乏服务业具体抓手 尽管经济已进入服务业驱动阶段 [5] - 忽视企业需求:规划未充分考虑人才 技术 数据等现代要素配套 导致与企业实际聚集背离 [6] 产业发展新变化 - 数字经济催生"三段式"结构:核心产业 转化平台 应用场景替代传统上下游结构 [8] - 产业类型动态转换:低空经济从未来产业转为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可蜕变为新兴产业 [9] - 终端需求成为牵引: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去四年达56.2% 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10] - 流量成为关键变量:人流 物流 资金流等流量聚集能力决定招商优势 需转化为"留量"优势 [11][12] 传统产业升级路径 - 转变资源产业认知:能源资源产业是长期支柱 河南平顶山通过煤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实现转型 [13] - 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山东2013年出台化工转型计划 实现资产和营收占比逆势增长 [14] - 创新驱动产业链集群:推动农业食品加工业品牌化 制造业向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蜕变 [15] 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 打造特色产业链:采取"N+N"产业链规划模式 聚焦重点领域而非贪大求全 [16] - 尊重新兴产业规律:杭州以"最优本体+最强大脑"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 [16] - 建设创新要素市场:从要素交易市场 中介机构 相关产业三维度构建要素供给体系 [17] 服务业发展重点 - 挖掘功能型服务业价值:发挥交通 能源 信息网络枢纽作用 探索数据资产化 [18] - 吸引专业服务人才:东部城市增强机构实力 中西部承接辐射 [19] - 拓展生活服务业半径:抓住城市群扩容机遇 发展线上化服务 挖掘社区需求 [20] - 释放社会服务业潜力:推进医疗教育制度型开放 形成多元供给局面 [20] 招商引流优化 - 树立全域招商理念:近三年上海利用外资前三大行业均为服务业 证明其拉动效应 [21] - 打造链式招商模式:合肥通过基金招商带动人形机器人企业落户 [22] - 避免招商内卷:省级政府实施招商项目"首谈制" 防止"抢资挖角" [22] 企业参与机制 -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度:通过线上征询 线下座谈保障民营及中小企业参与 [23] - 健全公共服务渠道:政策起草阶段广泛听取意见 论证阶段构建多元沟通平台 施行阶段推动"政策找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