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icon
搜索文档
医疗科普莫成“流量生意”(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16
行业规模与用户基础 - 全国网络视听观众达10.74亿人 其中92.1%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 [1] - 63%的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 [1] 行业乱象与监管措施 - 存在同质化文案重复霸屏 名为科普实为卖药 披医学外衣玩软色情 滥用AI假冒专家等现象 [1] - 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要求自媒体账号对医疗科普信息真实性与科学性负责 [1] - 明确分类核查账号资质 严格标注信息来源 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严处违法违规账号 [1] - 上海推出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禁止不当牟利 禁止擅用职务身份 不得夸大治疗效果 [2] 平台治理与创新机制 - 南京医生因违反广告法发布肉毒素疗效内容被处罚 平台因夸大宣传被监管部门约谈 [2] - 短视频平台联合行业协会推出同行评议机制 完善运营规范与审核指南 公示违规案例 [2] - 探索建立AI预审加专家复核机制 试行优质创作者信用积分办法 给予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优先权 [3] - 推广医疗机构与科普达人结对子计划 设置科普创作基金奖励专业内容 [3] 行业价值与发展方向 - 健康科普是疾病预防控制的社会疫苗 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方向 [3] - 通过整治乱象激励优质内容创作 让医疗健康知识以生动形式惠及群众 [3]
国家卫健委:将加大整治力度!“网红医生”带货要小心了→
第一财经· 2025-07-05 10:08
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 - 国家卫健委将联合多部门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 重点打击"网红医生"利用专业权威牟利行为 包括违规导医导诊 直播带货 高价开药 夸大疗效 虚构病例等 [1] - 医疗科普已成为短视频平台热门内容 但存在滥用专业背书 假借科普名义进行商业变现的现象 [1] 上海负面清单制度创新 -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健康科普禁止性行为清单》 明确9类禁止性规定 包括禁止误导性诊疗建议 夸大疗效宣传 变相发布医疗广告等 [3] - 清单要求健康科普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禁止个人未经机构批准擅自开设科普账号 禁止账号认证弄虚作假 [3] - 新规实施后已有"网红医生"因纪律要求拒绝外部平台合作邀请 [4] 行业违规行为现状 - 保健品和医美行业成为违规科普重灾区 企业通过线下活动 肖像授权 科普视频等形式变相寻求"网红医生"背书 [6] - 医美领域存在夸大疗效现象 部分社会机构"网红医生"制造患者焦虑 导致过度医美偏离医疗本质 [6] 行业规范与专家观点 - 上海建立健康科普全链条监管机制 在各级医疗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明确禁止变相商业行为 [3][7] - 专家指出合理科普有助于医患沟通和医院品牌建设 但需防范假借科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7] - 国家卫健委强调互联网诊疗需遵守法律法规 患者必须线下首诊后才能进行互联网复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