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书院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关学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西安日报· 2025-09-22 02:43
9月20日,"关学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关中书院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出席并致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柯昌万,省委教 育工委副书记王海波,市领导和文全、杨宗科、肖琦、卢凯,西安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王育选、院长陈刚 参加。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仵江主持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学者康震作视频报告。中国书院学会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 授朱汉民,关中书院名誉院长赵馥洁,文化学者肖云儒,陕西师范大学文科教授刘学智,韩国东国大学 教育系教授朴钟培,韩国西江大学生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承相,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原校长祝家华,眉 县张载祠文物管理所张桂海等开展学术研讨。 方红卫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嘉宾表示欢迎。他说,关学作为儒家理 学的重要分支,历经数代传承与阐发,形成了"重实践、尚躬行、贵经世"的价值内涵。关中书院创办以 来,一代代学者在此讲学论道、著书立说,成为关学思想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 践行"两个结合",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省 ...
传承书院文化 书香浸润乡村(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4 21:52
书院文化传承 - 江西书院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鹅湖书院等历史名院,文宇阁书院延续了这一传统并成为现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 万载县历史上曾有49所书院,如张岩书院、龙河书院等,部分书院如龙河书院已发展为现代教育机构(万载中学),体现书院文化的持续影响力 [4] 文宇阁书院概况 - 书院由80后创始人袁宇建立,现为江西省最大民办公益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含图书260万册、期刊10万册、古籍1000余册),年服务读者超10万人次 [4][10] - 书院免费开放并实现与万载县图书馆通借通还,30万册图书进入全县流通系统,辐射周边31个行政村10万余群众 [5][6] - 政府通过文化产业扶持项目投入575万元资金支持书院建设,提供45亩集体用地,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 [5] 地方文献与学术价值 - 书院收藏30多万种地方文献,包括5.7万种新编地方志(接近国家图书馆数量)、校史校志及家谱,涵盖政治、经济、民俗等多领域,具有"补史之缺"的学术价值 [8] - 国家图书馆专家协助编录《文宇阁藏中国新编地方志(提要)目录》,未来计划推进文献数字化以扩大传播 [8][9] - 红色文化展览馆收藏1万件红色藏品和3万册特色藏书,累计接待15万人次,6万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活动 [13] 社会影响与活动 - 书院开展阅读推广、理论宣讲等活动,2024年举办300余场活动,参与干部群众达2万余人次 [12] - 镇馆之宝为全套1500册文渊阁版《四库全书》(2008年以52万元购得),旨在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12] - 书院理念强调"藏书开放",通过免费借阅和无门槛服务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图书丢失率极低印证村民惜书风尚 [5][6]
平陆运河风物志㉖ | 百年铜鱼化龙时
广西日报· 2025-05-10 02:24
书院历史与建筑特色 - 铜鱼书院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84-1893年),占地1400多平方米,是钦州保存较完整的古书院,199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 - 书院仿广州广雅书院设计,融合雕刻、绘画、书法艺术,檐角浮雕(如螃蟹象征"纵横天下")蕴含育人寓意 [5] - 原建筑包含孔圣楼、东西包廊十书斋(对联"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1988年因危房拆除部分建筑 [3][4] 教育传承与发展 - 书院前身"三树书斋"由方凤元创办,后经冯子材资助重建,筹得白银万两、稻谷3800大斗 [4] - 1956年更名小董中学,130余年间培养5万多名学子,包括知名学者、党政军干部及经济能人 [5] - 在校生规模从百余人扩展至3600多名,设立铜鱼公益协会及奖学金开展助学活动 [5] 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 - 书院楹联"铜柱功勋地,鱼龙变化时"源自东汉马援典故,寄托培养国家栋梁的愿景 [3] - 原匾额"有志竟成""蔚起人文""文章华国"精神融入历代教育,部分毕业生创办新校延续文脉 [4][5] - 书院与新校舍形成古今交融,未来将结合平陆运河发展续写文化新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