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治理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精准滴灌”(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24 20:18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挑战 - 数字乡村建设提速 各类事务上数字平台成为乡村治理标配 在四川、宁夏、广东等地村级服务平台普及应用 拉动村民参与并提升治理效能[1] - 面临空心化挑战 城镇化加速导致村子空心化 村里老人多且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 乡土熟人社会习惯直接找村干部[1] - 存在形式主义风险 推广数字治理平台可能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给基层干部徒增负担[1] 数字平台应用重点与策略 - 基于实际需求精准滴灌 数字平台要真正惠及乡村必须基于实际需求找准应用重点 而非盲目推行大水漫灌[1] - 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传统治理模式中村民被动接收信息执行政策 数字平台借助积分制清单制调动村民参与意愿[2] - 提升决策精细化科学化 乡村需求复杂多元 传统治理依赖村干部个人经验判断难免粗放滞后 数字平台需利用数据提供智慧大脑[3] - 突破产业发展资源瓶颈 资金土地人才信息等资源匮乏或错配是乡村产业振兴瓶颈 数字平台可撬动资源创新产业发展模式[4] 数字平台具体应用案例 - 四川村级服务平台设置热情值经验值等游戏化元素及加油耕耘者基金鼓励村民使用 开发村民议事功能实现重大事项线上公示讨论表决 外出务工人员也能有效参与 村民可随时上报卫生问题安全隐患并跟踪处理进度[2] - 宁夏借助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使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全面提质升级 耕地巡查防灾减灾治安防控通过手机APP借助卫星导航与数字模型实现省时省力智能预测 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控[3] - 各地村级服务平台整合村子特色餐饮民俗活动民宿等资源 积分可兑换产业助力服务包括文创产品设计文旅地标打造农产品包装升级 借助分享直播等功能记录展示乡村非遗文化民俗活动古建风貌 便于打造文旅IP[4]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铁三角"微治理破解光伏项目落地难题
央广网· 2025-07-24 11:40
光伏项目推进模式 -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子行政村创新构建"联户长+网格员+党支部"的"铁三角"微治理模式,成功化解615.51亩土地权属纠纷 [1] - 该模式在佀家窑自然村试点,涉及209名村民,通过民主推选7名联户长覆盖57户家庭,划分2个网格,专职网格员比对土地承包信息 [1] - 村党支部统筹创建协同机制,通过四级议事规则组织协调会,引导村民支持项目 [1] 土地征用与补偿方案 - 新店子镇光伏项目涉及石门子村7个自然村2477.05亩土地征用,其中佀家窑与相邻自然村存在土地权属争议 [1] - 以二轮承包台账为基准,联户长牵头起草补偿方案,经8轮修改获村民全票通过 [2] - 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截至2025年3月,佀家窑自然村209名村民全部足额领取1.3万元占地补偿款 [2] 治理成效与推广 - "铁三角"模式实现"零争议、零上访"的治理成效,并在营盘堰自然村复制推广,治理效率提升60% [2] - 该模式正向剩余5个自然村扩展,将移民村"分散劣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2] - 模式为生态移民村等特殊村落提供治理范本,实现从"政府独唱"到"群众合唱"的转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