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文化交流

搜索文档
多语种志愿者闪耀东博会:青春力量架起中国—东盟交流桥梁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9 09:03
人民网南宁9月19日电 (杨春燕、吴超岚、张醴泉、武妍虹)9月17日至21日,广西南宁国际会展 中心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气氛热烈,人流如织。一批能够流利使用多种语言的青 年志愿者活跃在各大展馆与服务岗位,成为会场中一道青春洋溢的风景线。他们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 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为本届东博会注入了蓬勃朝气与交流的温度。 语言搭桥:从课堂到国际展会 "我是梁煊芸,来自印度尼西亚。"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位印尼留学生微笑着自我介绍。 与她一样,众多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以及中国本土学习东盟语种的大学生共同组成本届东博会的多语 种志愿者团队,承担起沟通中外的重要角色。 "非常高兴能运用所学的语言服务东博会。"广西民族大学马来语专业学生梁博雅(Amelia)这样 说。她在马来西亚展馆负责翻译工作,获得展商高度认可:"Amelia帮我们完成翻译和推广,如果满分 十分,我们愿意给她九分。" 未来之路:从东博会启航 对于许多志愿者来说,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可能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 "东博会的经历对我的未来规划影响很大。"就读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的印尼 留学 ...
书香跨越山海
广西日报· 2025-09-15 02:02
核心观点 -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依托区位优势 通过版权输出 国际合作 海外布局 平台搭建 文化交流等多元路径构建国际传播体系 持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与广西故事 [1] - 出版行业成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的纽带 从书籍共读到区域知识共享系统构建 推动跨文化理解与友谊 [3] 国际合作与版权输出 - 漓江出版社主导"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工程"实现关键突破 首期项目中缅当代文学互译出版项目第一辑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及第四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 [2] - 广西教育出版社开发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和学习图书系列 覆盖多东盟语种 《新编马来语—汉语口语》成为中马高校教材及外交礼品 [2]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泌语医谈》多语种输出项目将健康领域经验传播至越南 [2] - 广西美术出版社实现壮族神话传说少儿绘本系列及《中国名画1000幅》版权输出至越南等国 [2] - 接力出版社通过少儿出版阅读论坛 图书版权交易会及联合创作项目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 [2] 平台化与机制化建设 - 通过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研究院与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协同发力 全方位助力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发展 [2] - 2024年设立版权贸易服务平台越南工作室 马来西亚工作室及广西教育出版社老挝代表处(国内在老挝首家出版机构代表处) [2] - 版权贸易平台已吸引147家国内外出版机构入驻 上线图书3000多种 涵盖中文 英文及东盟小语种 [2] - 自2024年起连续两年举办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 采用"国内双会场+东盟国家联展"跨国联动模式 实现区域文化交流多点共振 [2] 文化交流活动 - 2025年世界读书日举办中越青年共读活动 两国青年共诵诗篇 互学语言 体验剪纸非遗 [1] - 书籍作为文明互鉴媒介以前所未有频率穿梭于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 [1]